中醫穴道圖教你腸胃不適怎麼做

秋高氣爽的季節,除了常見的皮膚乾癢、上呼吸道疾病,為什麼也是腸胃疾病的多發季節呢?

在中醫理論中,大腸與肺互為表裡臟腑,秋天是肺部最容易受損的季節,腸道消化系統也一樣,秋季腹瀉大多和病毒感染引起胃腸功能不佳有關。發病時,也常容易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預防秋季腹瀉先要防止受涼,尤其是要防止疲勞後著涼。因為疲勞會使身體免疫力降低,病毒容易趁虛而入。

再者,夏天食欲不振,一入秋胃口變好好,不知不覺就吃太多造成腸胃負擔;加上夏秋之交天氣炎熱,容易口乾舌燥,如果又貪食涼冷食物,就可能造成腹痛、腹瀉等腸胃病的發生,像是急性腸胃炎、細菌性或阿米巴性痢疾等,都容易在此季節發生。

日常生活中可以透過2個穴位按摩法來調理腸胃。

一、支溝穴

▲支溝穴位於手腕背部橫紋上方大約4指幅(3吋)寬處,尺骨和橈骨之間。 (引自NOW健康)

適用:便祕

位置:手腕背部橫紋上方大約4指幅(3吋)寬處,尺骨和橈骨之間。

作用:治療便秘的有效穴位,多按此穴可疏通大腸俯氣,促進腸胃蠕動並幫助排便。

二、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於膝關節外側往下4指幅(3吋)寬凹陷處。(引自NOW健康)

適用:脹氣、消化不良、腸胃不適

位置:膝關節外側往下4指幅(3吋)寬凹陷處。

作用:位於胃經上,是胃經的合穴,也就是全身經脈流注會合的穴位,擅於治療腹部疾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