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貧“先飛”,振興路上查包養網更振翅_中國網

閩東甯德曾是我國十八個集中連片貧困區之一。
30多年來,在党的領導下,甯德幹部群眾發揚滴水穿石精神,弱鳥先飛,久久為功,2018年實現全面脫貧。
擺脫貧困之後,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怎麼走,是更大的挑戰。
“最根本的還是黨的包養網領導和人民群眾的力量。”把基層戰鬥堡壘建強,更好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探索“念好山海經”更多新路,包養網做好“人的文章”,喚醒沉睡的山村,把脫貧攻堅打下的產業基礎夯實得更牢……
近日,記者在閩東多個鄉村蹲點調研,近距離觀察鄉村振興新氣象。

龍潭蝶變
——空心村變“創業地”,歸根到底是做好“人的文章”

甯德屏南縣龍潭村2017年還是省級貧困村,戶籍人口1200多人,常住不足百人;隔壁的四坪村則更為凋敝,常住人口只有18人。
如今,龍潭、四坪等村落正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嚮往的創業地,2018年以來,全國各地來這裡創業生活的年輕人超過200人,返鄉村民近800人。近年來,龍潭及周邊村落年均接待遊客30萬人次左右,2023年預計突破百萬人次。
五六年時間,這裡發生了什麼?龍潭“蝶變”有何啟示?記者進行了蹲點調研。

這裡找到了生活的更多可能”

隆冬季節,走進四坪村,一片紅豔豔的柿子林撲面而來,吸引眾多遊客駐足。周邊數十棟黃牆烏瓦的老房子錯落有致,沿著青石板路蜿蜒下行,不時可見裝修時尚的咖啡館、麵包烘焙館、畫廊、精釀啤酒屋等。
東北小夥兒馬森和四川女孩李洋在村裡開了一家私房菜館,兩層小樓占地不足100平方米,卻有一個獨立的院落,是從村合作社那裡租來的,這讓這對新婚夫妻很滿意。
2023年5月,兩人蜜月旅行來到四坪村,住了近1個月,被這裡的美景和生活狀態深深吸引,決定留下來創業。8月,餐館開業,生意不錯,不少外地遊客慕名而來。
歲末,墘頭村頭溪畔,“90後”河南包養網姑娘雷雪瑞忙著佈置即將開業的牛排館。兩年前,她從老家辭職來到這裡,“在這裡學會了畫畫、譜曲、沖咖啡、煎牛排……自己的幾幅作品還在網上出售,最高的一幅賣了1200元。”
越來越多年輕人在龍潭成為新村民,找到了創業和生活的歸屬,也讓這些古村落集聚越來越高的人氣。
記者調研發現,2018年以來,先後有來自全國各地200多名新村民入駐,他們經營書吧、咖啡館、民宿等,給村裡帶來更多創意和業態。
2021年村級換屆時,龍潭村、四坪村村委會各留出一個專職副主任讓新村民專選。“新村民參選積極性高,幾乎所有人都參與了投票,兩名熱心公益,群眾高度認可的新村民高票當選。”屏南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吳周渺說。

被改變的原住民

走進龍潭村54歲村民陳孝高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廳堂掛滿了油畫。正中間是一幅青翠的迎客松,兩側牆壁整齊並列18幅畫作,主題包括老房子、古橋、竹林、盆栽等,線條明朗,色彩和諧,都出自陳孝高之手。
陳孝高初中文化,長期在村裡務農。2017年初,村裡正在做舊村改造,讓陳孝高意外的是,鄉村幹部找上門來,讓他和村裡20多位村民一起,去屏南縣雙溪鎮學畫畫,7天時間,每天補貼100多元。“去的基本上都是留守村裡的中老年人,年紀最大的80多歲,此前從沒接觸過畫畫。”陳孝高說。
屏南縣鄉村振興特聘指導員,來自福建莆田的民間藝術家林正碌從2015年起就在屏南雙溪、甘棠等地開展“人人都是藝術家”公益教育,團隊免費教授當地村民學油畫,也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畫友。
在雙溪,陳孝高發現畫畫並不是那麼難的事。在老師和畫友指導下,他慢慢地能畫出自己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在和外界的交流中,他覺得自己心扉打開了,願意和更多外面的人打交道。
2017年8月,陳孝高將自家的老房子裝修一新,做起了民宿生意。隨著龍潭村鄉村旅遊越來越火,畫友們也常介紹各地朋友過來,近年來陳孝高的民宿年入住率50%以上,“今年更好,收入十多萬元沒問題。”
陳孝高並非個例。記者調研發現,龍潭村及周邊村落成為文創網紅村,也讓這裡的原住民被改變,不僅找到更多創業就業機會,而且和外部世界的關係變了,更加開朗自信。
更多村民參與到舊村改造、新村建設中來,從修繕老宅、裝修店鋪,到經營民宿、開餐館、賣土特產等,村民收入逐漸增加,越來越多外出村民重回鄉村創業就業。

做好人的文章 喚醒沉睡的鄉村

龍潭做對了什麼?這是記者採訪中努力求解的問題。
2017年,龍潭剛剛摘掉省級貧困村帽子,但是沒產業、沒人氣,接下來的路怎麼走,幹部群眾心裡沒底。
此時,在屏南縣委縣政府引導、支持下,古村修復和鄉村文創的星星之火已經在一些鄉村燃起:在甘棠鎮漈下村、雙溪古鎮,林正碌團隊開展藝術公益教學;在雙溪鎮前洋村,復旦大學副教授張勇團隊開展教學和古村修復;在屏城鄉廈地村,瑞典籍華人程美信團隊從事古村修復和保護等工作……
龍潭村請來了林正碌團隊,系統規劃修復古村,發展文創產業。
在林正碌看來,古村修復和鄉村文創,最重要的是人文。“人們為什麼願意來鄉村?這裡不僅有詩意和美,而且不內卷,尊重個性,尊重創造,有更多可能。”林正碌說。
2017年以來,龍潭、四坪、墘頭等村落長期破敗、廢棄的近百棟老宅子通過租賃方式,從村民手中流轉到村委會,統一規劃,修舊如舊。林正碌和村委會約定,古村修復中,不砍一棵樹,不破壞一棟老屋的結構,送留守村民免費學畫畫,讓村裡的老匠人參與修繕,把房屋租給有創意、熱愛生活的年輕人,形成更多業態……
鄉村文創興起,讓龍潭及周邊村落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嚮往的創業地、打卡地。採訪中,記者遇到不少慕名而來、短期租住的年輕人,他們畫畫、譜曲、搞創作,認識更多朋友,創意和技能有地方展示,得到尊重。
古樹古橋、綠水青山等價值進一步彰顯,文創帶動鄉村旅遊日漸紅火。“把柿子採摘下來當農產品賣,價值不高,留在樹上就成為一道獨特風景,吸引了不少遠道而來的遊客打卡。”龍潭村黨支部書記陳孝鎮說。
“古村修復、發展文創,歸根到底是做人的文章,以人為中心,‘引進高人、引回親人、引來新人’,黨委政府做好扶持、引導,產業和人氣都旺起來了。”吳周渺說。

三沙轉型
——“靠海吃海”有新路,“網紅民宿村”這樣煉成

行走在寧德霞浦縣三沙鎮東壁、虞公亭、古桶等濱海漁村,不時可見矗立在斷崖石壁間,面朝大海,錯落有致的一棟棟精品民宿,遊客推窗即可俯瞰大海,躺在陽臺就能欣賞日出日落。
近年來,這裡的民宿火了。“美得像是藝術展廳”“真想一直待在這裡,遠離喧囂”……在小紅書、抖音等平臺,眾多旅行博主、遊客分享民宿體驗。今年以來,已經有超過160萬人次遊客慕名而來,即使是隆冬時節,仍然一包養網房難求。
三沙是全國聞名的光影小鎮,潮漲潮落色彩斑斕的灘塗,遼闊海面星羅棋佈的紫菜場,星星點點往來穿梭的漁舟……吸引著各地的攝影愛好者。
儘管有優美的風光,較高的曝光率,但長期以來,風景和人氣並沒有給當地發展帶來太朵拉動。
六七年前,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逃離大城市回歸家鄉的陳蜀曼,她的民宿“拾間海”佇立在東壁村公路沿海一側。“以往看到很多遊客來攝影,並不會在這裡落腳,也少有飯店。”
學設計的陳蜀曼傾心打造,大白牆、落地窗,弧形的無邊泳池視覺上與海平面相接,房間能夠270°無遮攔觀賞海景。沒想到,開業後很快便在社交平臺上走紅,幾乎每天滿房。
“拾間海”的成功讓三沙人重新打量眼前的這片碧海,更多人參與進來。
“在民宿中植入不同文化元素,如攝影、音樂、花藝、閱讀等主題,探索藝術+民宿的多種形式,讓遊客有更多體驗感。”談到三沙民宿的獨特魅力,霞浦縣攝影家協會會長鄭德雄如是說。
“東籬下”民宿位於古桶村山頂石崖上,此前是一棟廢棄的石頭房子。霞浦縣攝影家協會副會長卓長濱向村民租來重新裝修,民宿牆壁、內飾大面積採用白、灰色調,傢俱、盆栽等擺放和色澤都經過精心挑選、設計。
“攝影元素大量融入到民宿設計中去,海景、屋景、花園等融為一體,更容易拍出刷屏的照片。”卓長濱告訴記者,攝影和民宿結合,讓更多遊客願意在這裡住下來,甚至生活更長時間。
網紅民宿村的“煉成”,除了絕美的風景、經營者的匠心,更為重要的是黨委政府的引導、扶持。
就在六七年前,三沙海域還面臨著不小的生態壓力:因長期無序養殖,藻類密集,白色泡沫網箱不可降解,海漂垃圾大量堆積漂浮,水質受影響。
2018年,寧德市委市政府痛下決心,在全市開展為期兩年的海洋養殖綜合整治“清海行動”,其中三沙海域清理藻類養殖3.6萬畝、泡沫漁排7100多口,改為環保可回收的純塑膠漁排,劃定禁養區、限養區……一系列組合拳下來,寧德海域重現海碧沙白,三沙也迎來民宿業大發展。
更多資本湧入,更多村民想開民宿,不少民宿都打著“精品”“海景”旗號……如何引導和規範行業發展,避免一哄而上,亂象滋生?2022年,霞浦縣委牽頭成立“民宿行業聯盟黨委”,整合民宿行業相關領域資源,由文旅、組織、住建、財政等13個部門組成,把關准入門檻、建築風格和房屋安全等。霞浦縣還對精品民宿制定標準,包括要求公共區域面積達40%以上等。
在三沙,民宿集中的東壁、虞公亭、古桶等三個村成立村黨總支部,在環境整治、產業發展、集體資源處置、工程建設等方面統籌協調,發揮黨組織示範引領作用。哪些地方可以建民宿,哪些房子可以改造成民宿,裝修風格如何協調統一,外來資本進入如何規範等,規劃在前,明確標準,加強管理,防止亂象。
目前,三沙鎮註冊民宿達到180多家,從業人員1600多人,包括200多名大學生,年住宿收入1.6億餘元,帶動餐飲、土特產等銷售超3億元。
儘管已有一定規模和美譽度,但在三沙鎮黨委書記鄭信旋看來,當地民宿業還是“搖籃裡的嬰兒”,還需精心呵護,持續提升。
“還要引進更多高人,增加民宿業的人文底色,包括邀請專家學者、高校教師作講座、辦培訓,打造藝術學院寫生基地,興建攝影文化交流中心等,讓人文與美景相得益彰,讓遊客有更多獨特體驗。”鄭德雄說。

赤溪新生
——發展多元經營業態,把產業基礎做得更強

2023年年末隆冬時節,寧德福鼎市赤溪村仍然陽光溫暖,綠意盎然。
一大早,返鄉創業大學生杜贏就忙活開了,沏好一壺白茶,氤氳的茶香中,來自省內外的客商圍坐在一起,聊起了今年的茶葉行情。
這是杜包養網贏回鄉創業的第10個年頭。2013年,他大學畢業選擇了回村創業,將自家豬圈改造成200多平方米的茶葉作坊,在村裡紮下了根。
當初的小作坊已經發展成年產值上千萬元的茶企。看著村裡茶產業、旅遊越來越紅火,兩年前,杜贏籌資400多萬元新建廠房、購置設備,繼續大幹一場。
如今,新廠已投入使用,三層樓房建築面積2700平方米,白牆烏瓦,挺立在村後山坡上,看起來很氣派。“回鄉10年,收穫很多,黨的政策越來越好,鄉村振興才剛起步,這裡有更加廣闊的舞臺。”杜贏說。
赤溪,被稱為“中國扶貧第一村”。上世紀80年代,《人民日報》上一篇反映赤溪村貧困面貌的報導,引起中央重視,也拉開了當時全國大規模扶貧開發工作的序幕。
30多年來,在党的領導下,赤溪村幹部群眾滴水穿石,不斷增強內生動力和造血能力,2017年底,全村所有貧困戶脫貧,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1.6萬餘元,村財收入80萬元。
擺脫貧困之後,特色鄉村振興之路怎麼走?赤溪持續在探索。
“領頭雁”至關重要。村黨總支書記吳貽國今年53歲,2021年上任,2015年就回到村裡當村主任,此前長期在廣東經營酒店,搞經濟是一把好手。
“村兩委班子7人,有帶領村民致富的能人,有返鄉創業大學生,有衝勁,群眾認可。”福鼎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彭桂湯告訴記者。
黨組織的引領作用發揮在產業發展上。白茶是村裡的支柱產業,全村418戶幾乎家家戶戶種茶,2017年茶產業產值2000多萬元,但是一家一戶單幹為主的發展模式瓶頸顯現:茶葉品質參差不齊,沒有自己的品牌,主要靠外地批發商收購,賣不出好價錢。
“茶還是各家各戶自己種,但是要立規矩,擦亮招牌。”吳貽國告訴記者,在科技特派員、鄉村振興指導員等幫助下,村兩委發動,黨員帶頭,赤溪探索全村茶園標準化管理,打造生態茶園,不用除草劑、不施化學農藥、施有機肥。儘管茶葉產量有所減少,但是品質大幅提升,給茶農帶來更多機遇。
“多家外地茶葉龍頭企業主動找上門,在村裡設加工廠,定點收購茶農茶葉,村裡也有自己的茶葉品牌,村民只要專心種好茶,銷路和價格都不愁。”談起這幾年村裡的變化,茶農吳金國很高興。
明前的上好茶青一斤能賣到200元,優質毛茶一斤賣到近千元……2023年全村茶葉產值翻了一番多,達到5000多萬元,僅茶葉一項,村民一年人均純收入就有2萬餘元。
綠水青山蘊藏產業發展密碼。赤溪村緊鄰太姥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楊家溪自然保護區,下山溪、九鯉溪繞村而過,景色旖旎,發展鄉村旅遊條件優越,但是長期以來受旅遊業態單一、景點開發運營薄弱等影響,村裡的旅遊業始終不溫不火。
2018年以來,隨著村財收入逐年增加,村委會和太姥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合資設立赤溪旅遊投資公司,先後出資數千萬元增設玻璃棧道、高空溜索、溪畔露營等項目;用好赤溪“扶貧第一村”紅色資源,打造研學、中小學生課外教育等基地,村裡的“網紅打卡地”越來越多,人氣越來越旺。“2019年村裡接待的各地遊客達到27萬人次,2023年超3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突破7000萬元。”吳貽國告訴記者。
“村裡的業態更多了。”提起這個話題,吳貽國精神振奮,扳起手指給記者數著村裡的變化:2023年,村裡成立了用水公司,投資800多萬元開發山泉水;投資上千萬元的食用菌種植已經投產,有50萬條菌棒“產能”;淡水養殖的香魚,碳焙成魚幹一斤可以賣到200元,供不應求;更多外出的能人想回鄉投資,更多直播帶貨團隊進村……
2022年,全村人均收入達到3.48萬元,村財收入256萬元,和2017年全面脫貧時的指標相比,實現翻番。
儘管發展勢頭不錯,但幹部群眾對鄉村振興的艱巨和困難有著清醒認識:業態多了,用地瓶頸隨之凸顯,制約了產業做大做強;大山深處還有更優質的旅遊資源待開發;要吸引更多年輕人來村裡……
“要繼續發揚弱鳥先飛、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精神,更好發揮好黨組織作用,把產業做得更強,讓家園建設得更美麗,讓更多人在這裡安居樂業,找到實現價值的舞臺。”福鼎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林麗鳳說。

坦洋機遇
——定標準引人才興產業,“明星村”擁抱發展新方向

坦洋是個明星村。
這裡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世界名茶“坦洋工夫”發源地,從清末就遠銷歐洲;改革開放以來,坦洋獲得過“省級明星村委會”“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等上百個榮譽稱號。
全村1700多人,幾乎家家戶戶種茶,憑著“坦洋工夫”名頭,這裡的茶不愁賣,平均下來,每戶一年種茶收入超過10萬元,2022年全村人均收入達3.1萬元。
儘管收入不錯,但是坦洋人覺得心有不甘:老祖宗留下的“金字招牌”擦得不亮,沒有規模茶企,沒有像樣的品牌,人才難引進,歷史文化名村還是“藏在山中少人問”……
坦洋的喜與憂,折射鄉村振興發力方向。
沿著穿村而過的社溪步行進入坦洋村,四周皆茶山,茶樹蔥蘢青翠。
村民胡友勝是種茶大戶,自有茶山11畝,還承包了70畝。他爽快地帶記者上山參觀他的茶園。
“你看,這是改種的金牡丹茶葉品種,走生態茶園的路子,不用農藥、化肥、除草劑,長出的葉子綠中帶金,葉片厚,茶湯喝起來有花果香,明年的茶葉已被預訂1000多斤。”胡友勝興奮地向記者展示他的種植成果。
從寧德市科技局選派的鄉村振興指導員馮堅到坦洋三年了。“村裡大多是家庭作坊式制茶,大部分以半成品賣給外面的茶商,缺乏品牌和銷售管道。”馮堅和村幹部商量,要擦亮品牌、推廣標準化生產、提升茶葉品質“三步走”。
坦洋有了一系列新茶事:
村集體註冊了“福建省福安市坦洋工夫茶葉有限公司”品牌,組建茶葉銷售聯合體,成立線上線下銷售平臺;幫助茶農茶企進行廠房標準化改造,修了9條茶山機耕路;組織村民學習新技術,改種品質更好、產值更高的新品種,發展生態茶園……
如今,全村近5000畝茶山,產量超過400噸,產值達到1.1億元。“下一步,還得在高標準茶園建設、品牌打造、標準制定、品質管控等方面下大力氣,把‘金字招牌’擦得更亮。”馮堅說。
2021年村兩委換屆時,“90後”大學生李青青當上了村黨支部書記。她大學學的會計,此前在銀行工作,在家人和鄉親的幾經勸說之下,她決定回村試試。
從起初經常因工作手足無措而偷偷哭泣,到如今遊刃有餘地處理著村務,在鄉親們幫助支持下,李青青逐漸在村裡找到了舞臺,也給村裡帶來新變化:把傳統的紅茶開發製作奶茶、香包、伴手禮禮盒,直播帶貨“坦洋工夫”紅茶,村裡的茶葉入駐高速公路“驛家購”平臺銷售……
在村口“遇見坦洋”茶飲店,記者見到了返鄉創業大學生吳晗曦,他探索將傳統的紅茶與餐飲結合,研發出茶香濃郁的茶凍、茶點、自泡奶茶、工夫啤酒茶等新式茶飲甜點,將紅茶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贏得更多顧客。
吳晗曦告訴記者,他心中有個不小的抱負,將“遇見坦洋”開成連鎖店,帶動對坦洋工夫品牌的宣傳。
歷史文化名村的資源正在啟動。清代咸豐年間武舉人、坦洋工夫紅茶創始人之一的施光淩老宅等古建築、古茶行、廊橋、茶葉碼頭等修繕恢復;在坦洋村茶文化主題公園,“八大制茶工序”板畫生動形象;改建的坦洋茶業綜合培訓中心,吸引更多遊客和學生前來體驗茶文化……
如今,村裡人氣旺了,今年以來已接待了四五萬人次遊客,村裡引進協力廠商國企,盤活運營古村資源,發展文旅產業,還建起了電商直播間、茶學堂、遊客接待中心,茶產業園也納入規劃。
“這裡充滿挑戰機遇,歸根到底還是要把產業發展起來,讓更多人這裡找到發展舞臺。”李青青說。   (本報記者鄭良 鄧倩倩)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