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農村素質教育建設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的關鍵環節和重要支點。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黨和國家對農村教育發展的高度重視、精准支持,財政性教育投入持續向農村傾斜,農村辦學條件顯著改善,鄉村教師隊伍得以壯大且配置日趨合理,教學資訊化、網路化水準顯著提升。與此同時,受諸多因素影響,我國教育的城鄉、區域差距仍然存在。
2021年7月,中央適時出臺義務教育“雙減”政策,為構建良好教育生態、深化素質教育改革帶來機遇。在這一背景下,農村素質教育建設面臨新挑戰:“雙減”政策出臺後,城市學校可以通過課後服務時段拓展學生素質,而農村學校的課後服務能力相對有限、形式單一,加上校外非學科類培訓資源相對缺乏、農村家庭文化環境不夠理想,素質教育的城鄉差距或將進包養一步拉大。此外,農村素質教育還存在如何打通“最後一公里”的問題:隨著農村學校標準化建設的推進,教學設施現代化水準有包養了很大提升,一些條件較好的農村學校也建起了“新三室”,即微電腦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室,但這些設施的使用率並不高,有的甚至淪為擺設。究其原因,一方面,應試教育觀念還需轉變,素質課程開不齊或者課時被壓縮的情況較為普遍。另一方面,藝術、體育、資訊技術等“副科”教師較為缺乏,以致體育課“隨處放羊”,音樂課“唱歌走樣”,美術課“欣賞欣賞”。而如果單純“複刻”城市教育模式,又會湮沒獨特的鄉土元素和地域特色,加劇農村學生對鄉土社會的疏離感,因此,農村素質教育還需防止“去鄉土化”的問題。
今年的中央一號檔提出:“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升農村學校辦學水準。”面對“雙減”政策下的新形勢,農村素質教育亟待加快變革。
首先,在變革路徑上,要與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跨越的時代脈搏同頻共振。在持續優化農村辦學條件基礎上,將農村素質教育與鄉村振興的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有效銜接起來,築牢鄉村文化根基、提升鄉土實踐素養。通過完善頂包養網層設計,調整素質教育資源供給,構建城鄉間、區域間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著力縮小區域、城鄉間差距;同時,通過政策傾斜,鼓勵更多社會力量支持鄉村素質教育。
其次,在變革內容上,積極探索與鄉土情境相適應的農村素質教育新模式。應圍繞農村青少年發展需要,把具有高遷移性的核心素養作為農村素質教育的主要任務和主要內容。強化對教師的專業培訓,鼓勵一線教師將實踐教育融入課堂。實施“在地化”教育,紮根鄉土社會,利用本地資源支撐素質教育持續開展,教育內容要符合農村青少年生活經驗和成長需要,著力培養農村青少年的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
最後,在變革機制上,應通過優化制度設計啟動農村素質教育發展新動能。整合教育評價各要素,建立適應鄉村建設需要的素質教育評價體系,探索多主體參與的評價機制,從根本上轉變應試教育觀念和模式。進一步完善農村教師薪酬補償機制,全面保障農村教師工資待遇和福利水準。繼續擴大農村教師公費定向培養規模,合理分流公費師範生。除了繼續貫徹實施好“縣管校聘包養網”“特崗計畫”“銀齡講學計畫”等政策外,還應鼓勵地方在城鄉教育資源流動模式方面大膽創新,如浙江省頒佈了《關於新時代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建設的指導意見》,在推進城鎮素質教育資源下沉,優化城鄉教育共同體資源結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此外,包養強化數位賦能,加快數位化教育資源庫、網路課程開放平臺建設,進一步優化農村素質教育資源配置,更好滿足人民對優質均衡教育的期盼。
(作者:劉曉峰,系南京郵電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教授、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