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技術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查包養行情的戰略研究_中國網

——第S70次香山科學會議學術綜述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我國進入新征程面臨的時代任務,也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要求。為深入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必須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加以保障,從而提升治理效能。當前,以通用人工智慧為代表的資訊技術革命正在引領新一輪科技發展浪潮,資訊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滲透,對經濟與社會生活產生重大影響,重塑了國家治理的理念、制度、方式與手段等。以資訊技術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完善和治理能力提升,是抓住時代機遇、適應社會生產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的必然選擇,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因此,為確保我國在未來世界格局中掌握戰略主動,迫切需要從國家戰略出發,堅持好、運用好系統觀念,推動資訊技術與國家治理深度融合的頂層設計,更好地提升國家治理效能。

在此背景下,為凝聚學界和實際部門的共識、指導科技工作者協同攻關,2023年12月4—5日,以“資訊技術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戰略研究”為主題的第S70次香山科學會議在北京召開,40餘位元來自法學、資訊技術、應急管理與公共政策等多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司法部門、應急管理部門的頂級專家應邀參會。本次會議聚焦智慧法治、網路治理、資料治理、應急管理4個典型領域,從中提煉先進經驗以探索資訊技術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實現路徑,進而引領資訊技術支撐國家治理其他領域的發展。會議旨在提出資訊技術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思路和框架,描繪以資訊技術賦能典型領域治理現代化的技術發展路徑,提出強化資訊技術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能力提升的戰略佈局和發展路線。與會專家圍繞“資訊技術推進司法與資料治理”“資訊技術推進應急管理與網路安全”“資訊技術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關鍵技術”3個中心議題,就資訊技術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4個典型領域的主要進展和成就、問題與挑戰進行深入討論,並凝包養練相關政策建議。

資訊技術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典型領域的主要進展和成就

智慧法治

智慧法治是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和全面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通過將資訊技術運用於司法活動的全流程之中並對之優化改造,顯著提升辦案品質與效率以及案件解決能力。

資訊技術通過強化司法流程管控,提升辦案品質。當前我國檢察機關堅持“一張網”資訊化發展模式,使全國四級檢察機關、3 662個檢察院能夠在同一個應用系統中,按照一套標準、一套流程、一套資料辦理所有檢察案件。這一做法將辦案規則有效嵌入辦案流程,確保檢察案件辦理嚴格依法依規,促進實現程式公正。

資訊技術通過助力智慧法院建設,提升辦案效率。各地司法機關在智慧法院建設中通過將大資料和人工智慧(AI)技術應用於類案檢索、類案推薦、圖譜構建、偏離程度測算等場景,使得辦案效率顯著提升,法官事務性工作減輕了30%以上,庭審效率提升20%以上。

資訊技術通過構建天空地一體化線索發現模式,提升案件解決能力。例如,在2020年南四湖流域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案辦理過程中,最高人民檢察院探索利用中國科學院空天資訊創新研究院的衛星遙感技術,輔助發現案件線索237條,助力實地勘驗取證的調查任務順利完成。

網路治理

伴隨資訊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世界與現實世界不斷深度融合,加強網路空間治理對維護國家與社會安全的戰略意義日益凸顯。信包養息技術在提升網路安全治理的精准檢測與溯源分析能力、提升網路輿情治理能力與推動我國網路安全產業增長方面取得顯著進展。

資訊技術提升網路安全治理的精准檢測與溯源分析能力。隨著跨模態多維語義分析、多模態事理圖譜構建等演算法模型的發展,相關技術已能夠完成對安全事件進行檢索溯源、實現對特定事件的監測,從而提升網路安全治理效能。例如,阿裡巴巴推出的“AI謠言粉碎機”,其依靠神經網路和識別技術,最快能夠在1秒內判定新聞的真實性,大大提升從源頭截斷謠言傳播的可能性。

資訊技術提升網路輿情治理能力。AI技術與大資料技術可以對文本類資訊進行深度的自然語言處理。同時,在資料視覺化和分析方面,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高效工具和平臺,能夠幫助用戶更加直觀地理解輿情資料,實現了網路輿情治理的全面化、自動化、科學化、精准化和個性化。

資訊技術的發展引領我國網路安全產業規模高速增長。工業和資訊化部資料顯示,2021年我國網路安全產業規模突破2 000億元,“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率達15%。

資料治理

資料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生產要素和基礎戰略資源,充分挖掘資料價值,加快推動資料治理領域的發展已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和重要任務。伴隨著新型資料基礎設施建設趨向成熟,資訊技術賦能資料要素市場建設持續完善,在促進資料要素合規使用與高效流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技術領先的新型資料基礎設施建設趨向成熟,資料資源供給能力進一步提升。技術領先的網路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推進。我國持續推進以第5代移動通信技術(5G)、第6代移動通信技術(6G)為代表的通信技術發展,並加快全光網路和互聯網協定第6版(IPv6)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與部署。截至2023年9月底,累計建成5G基站318.9萬個,移動網路IPv6流量占比達58.4%。資訊技術發展賦能政府資料開放平臺數量顯著增加,資料供給能力明顯提升。例如,從2012—2022年的僅11年間,我國已實現208個省、市級地方政府上線政府資料開放平臺。

資訊技術推動資料要素市場建設持續完善。資訊技術持續賦能資料交易平臺高品質服務與效率提升。例如,北京國際大資料交易所的IDex資料交易系統通過利用隱私計算和區塊鏈技術實現對資料內容的加密處理,將資料要素的計算價值進行了有效地釋放和流動。資訊技術的發展推進資料交易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截至2023年8月,我國已成立48家資料交易機構,2022年資料交易機構的資料交易額已占累計交易額71.7%。

應急管理

新一代資訊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改變了應急資源佈局的管理思維和決策模式,已在自然災害應急管理等多樣化的應急場景中得到應用。同時,我國應急管理資訊化大資料平臺建設不斷完善,顯著提升了應急管理的效能。

資訊技術賦能多樣化的應急管理場景應用,應急管理資訊化工程的實施取得了顯著成效。在自然災害應急管理中,實現在關鍵區域的預警網路廣泛覆蓋,同時地震預警系統可以通過手機端應用程式(APP)發佈預警資訊;衛星通信等新一代資訊技術在自然災害應急治理中體現了重要的支撐作用。例如,在2021年“7·20”河南鄭州特大暴雨災害事件的應急管理中,“北斗”衛星為救災人員提供87萬餘份資料,極大地支援了救災工作開展。在救援實戰上,實現了資訊技術賦能無人機在真實場景中解決通信中斷問題的現實應用。在社會動員上,資訊技術賦能災害預警資訊的精准觸達。例如,國家預警信息發佈中心已在大約3 000個帳號上應用AI技術,成功製作和分發了預警短視頻。

應急管理資訊化大資料平臺建設不斷完善,實現了跨層級、跨地域、跨行業、跨場景的多源異構海量資料協同共用。我國實現利用雲計算、大資料、地理資訊等技術,基本建成了集合1個國家綜合庫、10個國家行業庫、32個省級庫互聯互通的國家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資料庫體系。該資料庫體系突破了多模態資料接入、海量資料的空間質檢、大資料存儲與管理、空間資料共用與服務、海量資料快速展示等關鍵技術,能夠支援全國20 TB資料量、近10億條資料快速展示。推進完成了國、省、市、縣4級,以及10個行業風險普查調查類、評估類、協調類資料的匯交和共用分發工作。

資訊技術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資訊技術供給大大落後于應用場景需求

推進資訊技術賦能國家治理的場景亟待拓展,同時面向場景驅動的資訊技術供給不足。數位化場景是連接資訊技術與數位化社會發展的紐帶,但其賦能國家治理現代化方面的運用還需進一步深入和擴展。我國具有海量資料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亟須聚焦司法、資料、網路社會、應急管理等領域梳理場景需求以推動相應資訊技術發展,從而進一步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由於現行科研體系與治理主體之間的資訊不對稱,同時推進治理現代化的資訊技術研發具有較大的外部性和非經濟性,導致當前我國國家治理各領域的資訊技術供給滯後,不能匹配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現實需求。亟須在破解現實需求的基礎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強化以需求為導向、面向場景驅動的資訊技術供給,以推動相關資訊技術的研究與發展。

資料安全問題持續湧現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發展,需要鼓勵資料開放與流動以打破資料孤島、實現資訊技術在治理過程中的賦能應用,而這勢必將帶來資料洩露、跨境傳輸威脅等資料安全問題。因此,面對這一發展和安全之間的衝突,亟須建設兼顧公平與效率的資料治理體系來對指數級增長的資料流程進行收集、集成、挖掘、共用與管理,在保障資料安全的基礎上對資料要素的價值進行挖掘與合理使用。與此同時,資訊技術在賦能如智慧法治、應急管理等涉及眾多部門資料的領域治理現代化過程中,將使數位安全問題具備一種動態的複雜性和深度的耦合性,為資訊技術賦能國家治理現代化帶來巨大挑戰。

資料要素價值尚未得到充分挖掘

資料要素是資訊技術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核心戰略資源,海量資料在給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時也給資料治理提出了新挑戰,即資料要素的價值尚未得到充分發掘。資料要素作為生產要素,具有商品屬性;資料要素交易流通又賦予資料超過其商品屬性的價值溢價,出現金融屬性。因此,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下,資料不再是人們網路行為的“遺跡”,而是與人身、財產有著緊密聯繫的資源。然而,資料在定價、使用、流通等各個環節的價值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具體地,市場定價機制不健全、市場化進程緩慢、傳統會計學定價法不完全適用,致使資料的資產估值和定價機制不完善,限制了資料資產交易體系發展;資料權屬及其分配規則不完善,成為掣肘資料市場高品質發展的障礙;資料多樣性與異構性、跨區域與跨層次資料協同機制不健全等原因,制約了資料要素價值的全面激發與充分利用。

法律保障體系不健全

資訊技術既是法治的工具也是法治的物件,它不僅能夠改進或提供新的治理技術、治理手段和治理模式[17],同時也會衍生出新的治理問題並重塑治理秩序,需要進一步完善制度來解決這一秩序困境。面對飛速更迭的新技術與複雜多樣的國家治理現代化應用場景,資訊技術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相應法律與制度規則的建立表現出明顯的滯後。亟須增強制度建設的及時性,建立健全運行資訊技術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制度體系,將政策上升為法律。從立法角度對公共資料與私人資料的邊界進行劃分,並對其隱私權屬進行明確的法律界定,加快標準體系建設,統一各類業務場景的技術標準和業務標準,發揮法律的剛性約束作用。

促進資訊技術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政策建議

夯實數位技術作為資訊技術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技術底座作用

加強面向場景驅動的數位技術攻關與場景適配。收集數位技術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多場景資料並進行解析,全面梳理數位包養網技術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發展現狀,明確重點領域的數位技術需求,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建立試點機制提升數位技術的場景適配度,基於試點經驗優化調整數位技術的場景賦能效果,總結可複製可推廣的數位技術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經驗。

完善軟硬體載體的開發利用,夯實數位技術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基礎環境。加強推進數位技術發展的作業系統、軟體、晶片、平臺等軟硬體載體的開發利用,對標GitHub軟體專案託管平臺和Hugging Face開源模型庫公司等,完善有利於模型開發、測試和訓練的開源全平臺,將各類模型的訓練環境和應用場景留在國內,為企業技術開發降低成本。

強化數位技術人才培養與發展體系。面向國家治理現代化需求,培養兼具數位技術能力與重點領域專業知識的複合型研發人才,加強滿足智慧法治、網路治理、資料治理、應急管理等國家治理現代化重點領域現實需求的人才隊伍建設。

打通資料壁壘,推動資料要素作為資訊技術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核心要素的開發利用與開放共用

建立統一時空框架的基準底座。統籌資訊技術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重點領域的技術融合、業務融合、資料融合,以大資料、AI、雲計算等技術手段實現建設承載多模態資料、多領域業務模型的統一時空框架基準底座,將現實中時間空間邏輯關聯的多中繼資料完整映射入統一時空框架基準底座的資料承載空間與模型運行計算空間。

推進多中繼資料融合與跨層次資料高品質共用。提升資料要素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水準,開發高頻需求資料的共用服務介面,建設服務於資訊技術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全社會共用的大資料平臺。同時,在資料共用中注重建立健全資料更新、內容校核和共用交換機制,加強資料品質管理。

將先進資訊技術充分嵌入資料要素治理理論研究。推進在未來的資料要素治理理論研究中充分利用資訊技術的先進性,將機器學習技術、大模型等技術嵌入資料要素定價模型,建立更符合實際的理論模型,並發展適用于不用時空尺度的多模擬技術方法。

建立同時考慮資料要素商品屬性與金融屬性的多層次資料交易市場。從資料要素的雙重屬性視角出發,推動資料要素市場化的進程,充分考慮資料要素的金融屬性,完善資料交易體系的構建。

進一步推進我國的大模型發展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現實需求相匹配

統籌佈局重點方向大模型的發展。在關鍵領域、關鍵行業與產業部門對大模包養型的發展與應用進行戰略佈局,面向垂直領域、垂直行業與垂直產業部門制定大模型發展綱要,儘快推動大模型在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具體應用場景中落地見效。

加強智慧演算法模型的基礎研究。推動大維隨機矩陣理論、無限維貝葉斯理論、無限維統計學習理論等數學工具的理論與應用研究,補齊演算法模型在大模型發展中的短板,提升大模型在國家治理現代化中應用的基礎能力建設。

以政產學研合作為抓手,突破真實場景需求匹配壁壘。支援學界與產業界協同的大模型研發模式,以設立聯合攻關專案或創新大賽的形式引導學界突破資訊壁壘。積極引導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推動晶片技術、雲計算技術等關鍵技術產業組建產業創新聯合體,解決當前大模型無法與真實場景需求匹配的問題,促進形成國家治理政產學研用新生態。

加快建立健全資料安全法律法規保障體系,支援資料安全基礎研究與核心技術攻關

推動資料安全標準制定與法律法規建立。面對龐大、異構、多元化的資料集合,建立資料分類分級安全治理體系,厘清資料供給、使用、管理的權責義務,落實資料安全主體責任。推動對不同類別和級別的資料建立差異化的管控要求和技術保護策略。加強資料的使用規範與標準建立,保障資料獲取、儲存、流轉、應用等過程中的隱私和安全。依法出臺資料安全方面的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更有針對性地滿足地方需要。

支援資料安全基礎研究與核心技術攻關。設立資料安全專項和利用相關國家重大科技計畫,加強資料安全理論研究和前沿技術探索,支持隱私計算、區塊鏈、資料浮水印等資料安全方面的基礎研究與核心技術攻關。

資訊技術在為國家治理帶來新工具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理念和新模式,資訊技術賦能國家治理已成為大國競爭的重要戰略抓手。要深刻認識資訊技術飛速發展給國家治理帶來的機遇,把握資訊技術推進國家治理的主要方面,創新治理理念和方式,推動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優化,不斷提升國家治理效能。

致謝感謝參與第S70次香山科學會議“資訊技術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戰略研究”的40余位專家學者的深刻見解、專業觀點,以及通過此次會議達成的共識。

(作者:張超,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段煒鈺、陳凱華,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楊曉光,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隆雲滔,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