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地查包養理圖景設計研究_中國網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自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美麗中國建設目標以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轉型發展的趨勢愈加強烈。美麗中國建設作為中國新時代背景下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目標,其綜合性、地域性和系統性學科特質,更是把中國的人地關係研究推向更高發展水準和更新發展階段的重要舉措。

在這一戰略方針指引下,學界圍繞“美麗中國”“生態文明”等的提出原因、理論依據、基本內涵、區域發展路徑等議題進行了初步探討。對於美麗中國的概念內涵,學者從生態、社會民生、法治等不同的方面和角度進行瞭解讀,但是有一個共識,那就是“美麗中國”首先“美”在生態,“美”在自然。有學者將美麗中國的基本內涵歸為廣義和狹義2個方面,認為狹義的美麗中國包含國家經濟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建設等內容,而廣義的美麗中國還包括了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等內容。部分學者構建了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的評價指標體系,並據此對中國目前的生態文明、美麗中國建設狀態進行了評估,何天祥等對我國城市生態文明進行了綜合評價,謝炳庚等基於環境績效、人類發展和政治文化3個指數構建省級尺度的美麗中國建設水準評價體系,發現我國各省美麗中國建設水準整體呈上升態勢,但空間差異顯著;方創琳等以生態環境、綠色發展、社會和諧、體制完善、文化傳承5個目標構建美麗中國建設評估指標體系,提出了“中科美麗指數”的概念;張曄等基於BP人工神經網路構建定量評估體系對美麗湖南進行了綜合評價。在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路徑方面,多數學者提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著力解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保護力度和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等方面的具體舉措,建議構建美麗中國建設評估指標體系和評估標準,在美麗中國建設過程中要注意以群眾的獲得感為中心價值。還有學者提出綜合應用地理國情普查成果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方法與路徑。由於生態文明建設,尤其是美麗中國等概念為近幾年所提出,相關學術研究尚在積累中,研究的系統性和針對性有待加強,缺乏對其中細分領域的深入研究。

本文以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為導向,以地理圖景的科學設計為研究目的,對地理圖景的概念內涵、基本要素、設計理念等進行探索性分析,以期從地理學的角度對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未來展望和目標設計提供一定的參考。

地理圖景的概念內涵和基本框架

概念內涵

地理圖景是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國家戰略需求催生的概念。圖景指的是理想中的景況。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宏大的國家工程,包含國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應著多領域的未來圖景,地理圖景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在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地理圖景的概念內涵是,以地學研究要素為目標,根據人地關係互動機理及重要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做出的一系列關於人地系統的合理展望,其目的是確立並保持區域發展的可持續性。

生態文明建設地理圖景由4部分內容組成,分別是:構成地理圖景的要素、地理圖景逐步實現的時間階段、因地制宜設計地理圖景的區域劃分、地理圖景設計的政策導向。

基本框架

生態文明建設地理圖景設計的總體目的是引導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地學研究領域具體表現在: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現狀不協調,發展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越來越大;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更為突出,各區域的經濟發展水準差距不斷擴大;產業衰退、城市收縮等問題地區持續形成;快速發展帶來的區域發展矛盾複雜化。由於人地系統中人與自然的相互影響與回饋作用的複雜性和多樣性,生態文明建設地理圖景需要分要素、分階段、分區域設計(圖1)。

分要素設計。一方面依據人地關係地域系統理論,從水、土、氣等自然和生態要素入手,將資源、生態、環境和災害等會顯著影響地域功能格局和可持續發展過程的屬性作為地理圖景的研究基點,另一方面綜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所提綠色發展、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等要求,將會顯著影響地域功能格局和可持續發展過程的經濟、社會、城市、鄉村、人口等人文要素納入地理圖景要素體系,統籌考慮人類活動及活動帶來的風險。因此,生態文明建設地理圖景的要素體系應以資源、生態、環境和人類活動、災害5個要素組成。其中,資源、生態、環境3個要素是作用地理圖景的主要自然要素,人類活動是作用地理圖景的主要人文要素;災害包括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是自包養網然和人文因素相互作用的綜合性要素。

分階段設計。遵循國家對“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戰略部署時間節點要求,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到21世紀中葉,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將全面提升,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同時考慮到當前國內外發展形勢的變化,將邁進新時代的第1個五年規劃期節點納入地理圖景的設計階段中。因此,生態文明建設地理圖景的設計階段分別是2025年、2035年和2050年。

分區域設計。在吳傳鈞先生對研究人地關係地域系統基本方法的解釋中,分類是首要的研究方法,合理組織不同區域的地域功能是實現區域有序發展的重要途徑。在國家的空間戰略中,主體功能區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首要任務之一,在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中被賦予基礎制度的地位。因此,從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角度實現地理圖景設計,需要以主體功能區劃作為頂層的區域劃分規則,據此對不同區域的地域功能形成機制、區域發展分異規律、空間結構演變的有序法則進行分析研究。生態文明建設地理圖景設計的區域劃分,首先以主體功能區劃為最高層級,以優化開發區、重點開發區、限制開發區作為頂層區域類別;其次以自然地理地帶性、人文經濟活動的區域性特徵進行綜合細分,分別設計有區別的地理圖景。

地理圖景設計的理論基礎

經典區域發展理論以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為代表的經濟發展的差距造成的區域間勢能為區域均衡發展的基本動力,區域間經濟發展的差距引發區域間的產業轉移、人口流動等,這些轉移和流動過程造成區域間勢能不斷轉換,逐漸使得區域發展趨於均衡。在引入地域功能思想後所提出的區域發展空間均衡模型則擴展了區域均衡發展所涵蓋的範圍,認為區域發展的目標除了經濟發展以外,生態、社會等的發展也是重要內容。為此,生態文明建設地理圖景的設計依據區域發展空間均衡模型的擴展思路進行構建(圖2)。

生態文明建設地理圖景設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達到區域發展的空間均衡。在生態文明建設導向下,地理圖景設計的區域發展空間均衡是指,在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水準等各類發展狀態閾值處於一定狀態欄間的情況下,標識任何區域(Ri)綜合發展狀態的人均水準值Di是趨於大體相等的。這裡的綜合發展狀態是由經濟社會發展類(Di1)、生態環境類(Di2)、資源利用類(Di3)、災害風險類(Di4)等發展狀態綜合構成的。也就是說,一個經濟社會發展水準低的區域,可以通過其更好的生態環境狀態、防災減災能力、資源保障和利用水準來提高綜合發展水準。生活在經濟社會發展水準高的區域的人們會因為生態環境品質不佳或資源利用水準較低或災害風險較大,而導致生活的綜合水準並不比經濟社會發展水準偏低的區域人們生活綜合水準高。

實現生態文明建設地理圖景的區域發展空間均衡的必要條件是各區域地理圖景的建設能力是相當的,且各區域間的發展要素流動自由。依據區域發展空間均衡模型可以較好的解釋生態文明建設地理圖景設計的最終目標。通過生態文明建設地理圖景的設計和建設,各區域間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現狀不協調、區域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將得到基本解決。同時,不同區域地理圖景的建設路徑是有差異的,各區域將根據各自綜合發展狀態的具體特徵設計不同的地理圖景建設方案(圖3)。生態環境條件突出而其他方面發展較弱的區域,地理圖景建設方案的制定一定有別於經濟社會發展較好但資源保障能力較差的區域。

地理圖景設計的國際對標目標分析

國內外未來“圖景”設計概況

生態文明建設地理圖景設計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階段與目標緊密結合,需在21世紀中葉達到地理圖景發展與“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強國地位相匹配。因此,以世界先進國家和地區為標杆進行對比分析,有助於少走彎路、更快實現地理圖景設計目的(表1)。在地理圖景設計初期,其核心內容是圖景設計指標體系的對標。

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及其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是目前學界分析的焦點,其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包含169項具體目標、232項具體指標)主要涉及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經濟和環境3個層面,以及與和平、正義和高效機構相關的重要方面。此外,聯合國內部各類專項會議和各分支機搆也在各自負責領域制定了相應的可持續發展目標體系,如《2015—2030年仙台減輕災害風險框架》《新城市議程》《內陸發展中國家2014—2024年十年維也納行動綱領》《生物多樣性戰略計畫》包養網比較等。這些綱領檔的發展目標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緊密結合,形成聯合國關於可持續發展的指標體系集。此外,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及發展領先的城市均提出了自己的未來發展目標。美國為了應對未來數十年的空間發展挑戰,提出“美國2050”空間戰略規劃,構建了全國空間發展的基本框架。歐盟委員會負責制定了10年期的歐盟經濟發展計畫,即“歐盟戰略計畫2020”,目前正在制定下一步2030年的戰略目標。同時,在繼承與發展2020年氣候與能源政策方針基礎上,歐盟委員會還發佈了2030年氣候與能源戰略方針。非洲聯盟推出了《2063年議程》,瞄準50年的發展目標,力圖在規劃期內建成地區一體化、和平繁榮的新非洲。東盟共同體也提出了類似的發展願景文件《東盟2025:攜手前行》,旨在強化區域一體化發展水準。一些發展水準領先的大城市也制定了包養網價格自身的發展目標,這些規劃和檔均針對本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制定了考核指標體系或發展目標。

中國地理圖景設計對標物件選擇分析

當前學界在我國美麗中國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指標體系對標設計中,對聯合國的相關指標體系參照較多,尤其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制定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然而在具體指標分析中,我們發現,聯合國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體系由於需要照顧國際上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水準,故而其指標和閾值制定的標準略低,並不能前瞻性的預判未來先進地區的發展趨勢,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地理圖景設計的參考價值不如歐盟、美國等發展先進國家和地區的相關指標體系(圖4)。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以消除貧困、無饑餓、普及教育和醫療等為主題進行指標設計,許多指標目標以我國當前發展水準來看已經或者即將達到,如到2030年實現覆蓋全國的社會保障體系、結束相關傳染病的蔓延、確保所有人能得到安全、營養和充足的食物等。同時,部分指標不適合我國發展的趨勢,如旅遊業增加值占GDP總量比例,該項指標對發展落後或尚未開發地區具備一定的導向作用,對我國絕大部分地區導向作用不明顯。再如每10萬成年人的商業銀行分行和自動取款機(ATM)數量,由於中國未來可能跨越式進入無現金社會,該項指標已經不符合中國未來發展趨勢。

相比之下,歐盟及美國的相應發展計畫指標前瞻性較強,對於未來重大發展問題具有更好的針對性,更適合作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地理圖景設計的對標物件。《歐盟2030氣候與能源戰略方針》中明確提出到2050年歐盟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成為適應氣候變化方面包養的引領性指標。《歐盟戰略計畫2020》中的“非歐盟的創新人才/機構參與歐盟創新活動的比例”“區域能源價格的差異程度”“經過職業培訓後的再就業率”等指標,在國際人才引進、包容性創新、區域基礎設施均等化、再就業培訓機構效率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對於我國未來包容性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等都具有較好的參考價值(表2)。

地理圖景設計研究展望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地理圖景設計是一項緊密結合國家戰略目標的複雜性、系統性研究,涉及多學科、多領域的研究內容,目前處於起步階段,研究的內容尚待進一步明確和深入,在完善地理圖景設計框架的基礎上,下一步研究需要在4個方面重點關注。包養

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借鑒。美國、歐盟及其部分州、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具有很好的前瞻性和科學性,對美麗中國建設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但在具體指標及其閾值上,我國地理圖景設計指標體系要以中國國情為主,對部分外來指標進行適應性改造,爭取形成具備中國特色的地理圖景設計指標體系。

地理圖景設計的空間尺度。地理圖景設計是以全國為研究範圍,根據不同區域的地理特徵對未來圖景進行設計。因此,需要處理好整體與局部的關係,需要辨析以怎樣的空間尺度為基本研究單元,才能既充分表達區域的地理特徵,又在整體設計上不至過於破碎,形成一個特徵鮮明且體系性強的地理圖景設計方案。

地理圖景設計的居民感知。地理圖景的設計是在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框架下進行的,美麗中國一定程度上是一個居民感知的概念,並沒有絕對的標準界定。因此,居民獲得感、幸福感的衡量及解析對地理圖景的設計具有重要的指向意義。在地理圖景的設計中,需要充分分析居民感知的特徵和機制,將居民感知決策納入設計思路當中,才能真正達到以人為本的設計目的。

設計成果的應用介面。地理圖景中對未來發展趨勢的判斷,包括區域間的發展態勢以及發展閾值等,在不同區域制定可持續發展目標及對策中可發揮相當的科技支撐作用。因此,地理圖景設計需要與國家戰略目標緊密結合,需要與國土空間規劃、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區域協調發展等國家規劃、政策體系的導向及考核目標相銜接,才能更好地發揮其應用價值。

(作者:張文忠、餘建輝,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區域可持續發展分析與模擬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