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強國建設背景下,職業教育如何助力鄉村振興?3月26日,在浙江溫州科技職業學院舉行的農業強國建設背景下的鄉村振興與職業教育高品質發展論壇上,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從各自領域出發,分享了看法。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研究員、全國政協委員 杜志雄
職業教育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新華網:職業教育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機活力,在農業強國背景下,職業教育如何更好賦能鄉村振興?
杜志雄:在鄉村振興過程中,職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由於鄉村振興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在農產品市場供大於求、消費者面臨更多選擇的情況下,農產品銷售越來越需要從過去單純地賣產品向“既賣產品也賣(展示)產品的生產過程”轉變。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而產業振興是以農業為基礎,向產業融合發展,這對當前農村產業的從業者或“新農人”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必須要具備多方面的知識。所以,開展好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意義非凡。
當前的“新農人”要有敏銳的市場觀念和預判能力,要一專多能:既要當好生產者,又要當好投資者;既要當好經營者,又要當好銷售者。對此,職業教育對他們是非常重要的。中國已經到了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的時代,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勞動者,更需要職業技能培訓。所以,職業教育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浙江工業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省鄉村振興職業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劉曉
職業教育在服務全面鄉村振興戰略中承擔基礎性支撐者的角色
新華網:您認為職業教育在服務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承擔什麼樣的角色定位,存在哪些現實挑戰?
劉曉:職業教育在服務全面鄉村振興戰略中承擔著基礎性支撐者的角色定位,推進以人才為引領,實現鄉村人才“能培養、引得來、留得住”的振興目標。
在賦能鄉村振興過程中,職業教育還存在幾個現實挑戰,如鄉村振興技能培訓體系的基礎能力與平臺建設較為薄弱的問題;技能培訓的針對性和時效性不強,導致培訓內容與農村實際、市場需求脫節的問題;還有教育物件存在特殊性和廣泛性、群體類型多樣、整體文化水準差異明顯、技術包養行情水準同樣參差不齊等。
我建議職業院校能夠將優質的職業教育資源進一步下沉到每一個縣、每一個鄉村,圍繞鄉村振興以及農民的需包養網價格求,開發出一些能夠落地的職業課程。
湖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教育研究基地首席專家 唐智彬
要以農村包養網職業教育高品質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新華網:在農業強國背景下,農村職業教育如何賦能鄉村振興?
唐智彬:我想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看,一要以高品質的職業教育與培訓來推動實現中國式農民現代化。農村職業教育要立足鄉村,貼近農民,通過職業教育與培訓方式,解決鄉村新型工匠培養的“最後一公里”問題,培養現代化新農民和更多職業農民。
二要以產教融合助推實現中國式農業現代化。農村職業教育要面向智慧農業、數字農業等產業化、規模化發展趨勢,主動融入縣域產業,以技能傳承、技術創新、技術服務以及新技能培訓與擴散,推動構建縣域產教融合體,為建設農業強國貢獻職業教育力量。
三要助力鄉村治理,積極參與推動中國式農村現代化。要發揮職業教育的社會治理功能,滿足人民對更高教育品質、更美好生活的需求,以農村職業教育的高品質發展,來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與共同富裕。
溫州科技職業學院黨委書記、溫州市共同富裕研究中心主任 張亨利
要發揮人才技術優勢,為建設農業強國注入強勁動力
新華網:今年中央一號檔提出,要強化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加強鄉村人才隊伍建設,大力發展面向鄉村振興的職業教育。在這一新機遇和新挑戰下,可否分享一下溫州科技職業學院在有效發揮高校作用、服務地方發展上的典型經驗和做法?
張亨利:當前,鄉村振興正闊步前行。作為全國唯一一所在農科院基礎上創辦的高職院校,溫州科技職業學院始終堅守以農立校辦學定位,牢記強農興農使命擔當,積極發揮人才技術優勢,為建設農業強國注入動力。
一是強化“人才培養”,打造高素質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高地。緊跟農業產業升級和技術變革趨勢,不斷反覆運算人才培養目標,構建了“校院共治、專所共融、科教融匯”的辦學模式,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培育更多創新型、技能型、高素質的人才。
二是強化“科學研究”,助力實現高水準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積極回應中央一號檔“強化農業科技裝備支撐,推動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快先進農機研發推廣”的行動號召,依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浙南作物育種省級重點實驗室等平臺,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堅持應用性科研。
三是強化“社會服務”,助力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依託高校智庫優勢,堅持“一地一策”開展“立地式”社會服務,與各縣(市、區)共建地方實體產業研究院,探索校地合作、共贏發展的新路徑;依託溫州市共同富裕研究中心、溫州鄉村振興學院等載體,探索科技助力共富的創新路徑;依託科技特派員、產業服務團隊等群體,把創新科技成果推廣到鄉村一線,把創新知識和技術傳遍千家萬戶,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培育更多“金產業”。
溫州科技職業學院院長、浙江省鄉村振興職業教育研究院院長 趙降英
農業職業教育迎來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春天
新華網:近年來,國家將職業教育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機結合,賦予職業院校新的使命。作為全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溫州科技職業學院如何面向社會和市場培養涉農技能技術人才?
趙降英:在中國式現代化和共同富裕的大場景下,農業職業教育迎來了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春天。我們積極探索,走出了一條“產學研創推”一體培養“智慧新農匠”的特色辦學路徑,實現涉農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路徑與農業現代化發展同頻共振。
一方面,精准定位新時代人才培養目標,重構“智慧+”課程體系,踐行“產學研創推”全鏈條培養路徑,全面增強人才適應性,培養“愛農業、懂技術、知數位、善管理、會創業、能帶富”的“智慧新農匠”;
另一方面,強化科教融匯、產教融合、多跨融通,首創在農科院基礎上辦高職的機制,打造農科教一體資源分享格局,形成產學研結合示範效應。
我們以“誰來種地、誰會種地”破題,精准定位農業智慧化趨勢,打造產教融合示範基地。以專業群對接產業鏈,建立系統適應產業振興的專業體包養網排名系,將新理念融入人才鏈,建立精准適應人才振興的教學體系,依託多平臺賦能教育鏈,建立全面適應鄉村振興的協同體系。
我們首創“校院企”一體化的產教直接融合新模式,建成1.6萬平方米的浙南農業科創園,共建產教融合寵物醫院——溫州科技職業學院附屬第一動物醫院等,真正培養出以強農興農為己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鄉村振興人才。
溫州神鹿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溫州科技職業學院優秀校友 黃文斌
精准育種,為農戶挖掘新的增收空間
新華網:種子位於農業產業鏈的最前端,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您多年從事育種工作,具有豐富經驗,請談談如何更好實現科技助農、推廣富農?
黃文斌:種業是農業生產的源頭,我國一直把種業定為基礎性、戰略性的核心產業。育種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對農民而言,農業基礎打好了,就等於成功了一半。因為新品種的培育成功,意味著會給農民帶來新機遇。所以我們在育種方面格外注重種子資源的創新,不斷研發新的生物技術應用,加快育種的進程,採取精准化育種。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新的育種目標是,除了考慮高產量外,還要考慮高品質品種,以滿足大眾化需求,即既要育出好賣、好種、好看、好吃的品種,又要育出營養價值高的品種。這樣,才能為農戶挖掘新的增收空間。
溫州萬科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溫州科技職業學院優秀校友 雷大鋒
農業一線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新華網:作為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您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助農?在推動鄉村振興過程中,您有哪些經驗做法?
雷大鋒: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我作為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畢業的一名學生,利用自身所學知識,用年輕人的思維、創業者的姿態,帶領農戶抱團謀發展。
現在農業方面還是非常缺少專業人才,大學畢業生到農業生產一線的更少。在鄉村振興過程中,老年化現象較為突出,需要更多年輕人的加入,包養特別是隨著農業數位化、農業自動化、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更需要專業技術人才到農村去發展。我期待有更多的年輕人到廣闊的農村去,深耕農業一線,瞭解農業、瞭解農村、瞭解農民,服務三農,這裡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堅持“共用健康未來”的理念,以銷售和品牌為導向,致力於農產品附加值的提升;致力於本土農業從“體力型農業”向“智慧型農業”“快樂型農業”“都市農業”的轉變,讓農業變得輕鬆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