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強農“新引擎” ——北京市高品質推查包養心得進農業中關村建設觀察_中國網

有一個地方,在“科學的春天”和“改革的春風”中催生並發展壯大,是我國最大、世界少有的科教智力資源密集區,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指示,寄予殷切期望。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首次走出中南海,就把課堂搬到了這裡。

它就是中關村。從一片田地、一條電子街,到中國第一個新技術園區、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從最初的100平方公里到如今遍佈北京的17個園區,它早已超越地域範疇,成為面向世界、引領中國科技創新發展的一張名片、一個象徵、一面旗幟。

當“中關村”品牌延伸到農業領域,並在首都北京落地生根,農業中關村意味著什麼,如何向中關村的創新制度體系學習?在加快實現高水準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的征程中,農業中關村肩負著怎樣的歷史使命,如何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謀劃?在建設世界一流農業中關村、奮力打造科技強農“新引擎”上,北京市有著怎樣的創新舉措和路徑探索?

盛夏時節,記者深入北京市各區採訪,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聽,深切感受正在崛起的農業中關村蓬勃的創新活力。

為何打造農業中關村?

——這是北京發揮表率,帶頭落實黨中央重大戰略部署,引領高水準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和科技強國貢獻北京智慧

近40攝氏度高溫下,炎炎烈日炙烤著京郊大地。

在位於昌平區小湯山的國家農業智慧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一個個無人智慧“機器兵”不懼酷暑,忙碌在田間地頭;在海澱翠湖智慧農業創新工廠10萬平方米連棟溫室內,“番茄森林”果實累累,傳統溫室裡很難越夏的小番茄紅得亮眼;在大興區四季陽坤集約化育苗場,智慧化、現代化設備精准調控育苗條件,大大節約了人力……

這是記者看到的北京市農業科技創新及應用場景之一角。近年來,在引領科技創新和高水準自立自強上,北京被寄予厚望。

從2014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明確北京作為“四個中心”的戰略定位,由此包養網排名拉開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大幕;到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吹響科技強國號角,明確支持北京等地建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再到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高水準人才高地,著力打造我國自主創新的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的主要策源地”,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北京科技創新發展。

使命在肩,唯有砥礪前行。北京清醒認識到,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需要全方位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是重要板塊。這方面北京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又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一方面,坐擁中國頂級的農業科研教育資源,北京資源密度堪稱全國之最。擁有涉農科研院所24所、涉農領域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200餘家,聚集了約50%的農業領域兩院院士,以及專業育種人員1000多人、農業科技人員近兩萬人。這為整合優勢科研資源,打造首都農業科技戰略力量奠定了堅實基礎。

另一方面,對標世界,北京的農業科技還有不小的差距。拿溫室種植的大果番茄產量來說,北京已達到每平方米40公斤,國內領先。但相比荷蘭,卻僅為其產量的70%。雖然北京市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達75%,遠高於全國平均水準,但科技創新路上,北京還有許多難題要攻克。

“要堅持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增強農業農村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在今年的北京市農村工作會議上,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尹力明確要求,“加快農業中關村建設,打造國家級農業科技創新高地。”

今年5月,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在北京平谷調研時強調:“加力建設世界一流的農業中關村,引領高水準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在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市長殷勇將農業中關村建設作為加快北京農業現代化步伐的重要舉措,進行了具體部署,明確要求“落實農業中關村建設行動計畫,加快京瓦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

屢屢被提到,一次次出現在講話和檔中。自2020年北京市首次提出打造農業中關村以來,“農業中關村”就成了高頻熱詞。作為北京農業科技創新的代名詞,農業中關村被賦予了清晰的目標定位和功能佈局。

定位上,承擔著服務國家高水準農業科技自立自強、服務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服務首都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走在前列的重要使命;目標上,瞄準全球農業科技前沿,著力在戰略科技力量培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等方面率先突破,打造首都三農發展新高地。“要高標準推進農業中關村建設,把農業科技主動融入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總體佈局。”北京市委副書記劉偉提出要求。

空間佈局上,分為核心區和輻射區,各區在功能和創新鏈上互利共促,形成全市“一核心多輻射”協同發展格局;功能佈局上,圍繞“現代種業、生物技術、智慧農業、智慧裝備、營養健康、食品安全”六大產業,打造農業“高精尖”產業體系。“以平谷區為重點,各涉農區立足自身產業基礎和優勢,在全市範圍內構建農業科技創新格局,強化創新驅動農業高品質發展。”北京市副市長高朋表示。

首都北京是世界瞭解中國農業的視窗,是中國農業走向世界的前沿。農業中關村主動扛起戰略使命,向著具有全國引領力和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農業科技創新平臺邁進!

如何全方位推進創新?

——打造政策和人才高地,構建創新生態,採用“金三角”模式,提高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打造面向全國乃至世界的農業科技創新平臺

驅車向東北行駛,不到一小時便來到“北京的後花園”——平谷。作為農業中關村的核心承載區,這裡正上演一場以農業科技創新為主題的新劇。部市共建、高位推進、日新月異,一座農科城正拔地而起。

如何營造好創新生態,推動各項創新要素在農業中關村全面集聚、深入融合?如何整合“政產學研金服用”等各方力量,提高農業科技創新整體效能?如何搭建好服務平臺,探索面向科研人員的有效激勵措施,從而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用足人才?兩年多來,北京市及平谷區一直在思考探索。

2021年10月,農業農村部與北京市高規格簽署共建農業中關村框架協議,在政策規劃、資金安排、試點示範、技術人才等方面予以傾斜,支持現代種業發展高地、數字農業先行區和農業科技創新示範區建設。2022年3月和10月,北京市《關於加快推進農業中關村建設的十條措施》《推進農業中關村建設行動計畫(2022-2026年)》先後出臺,推動政策、科技、資金、人才等各類資源要素加速集聚。

農業科技創新週期相對較長,必須捨得下力氣、增投入,長期穩定給予支持。記者看到,每一項支持舉措都具體務實,有著十足的“含金量”。此外,北京還專門建立由市委市政府領導牽頭的市級協調機制;58項市級行政審批權力下放,由區級行使;支援推動成立新型研發機構——北京京瓦農業科技創新中心(簡稱“京瓦中心”)。

北京市委農工委書記、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彭利鋒介紹,京瓦中心是重要創新平臺,2021年7月,借鑒荷蘭“政府+科研機構+企業”的“金三角”合作模式,由北京市與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首農、新希望和京東等一流科研院校及知名龍頭企業聯合成立,被定位為農業中關村的“核心引擎”。

長期以來,各自為戰、低水準重複、科研與市場應用脫節、轉化率不高等問題制約著農業科技進步。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30%-40%,而歐美發達國家一般在60%-80%。北京市農業農村局一級巡視員馬榮才談到,要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和比重,必須構建產學研協作新模式,“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重點放在攻克技術創新的‘死亡穀’難題上。”

技術成熟度決定了科技成果的品質和科技轉化應用的效率。“目前,來自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的技術成果大多數技術成熟度低,主要原因是他們過度依賴於包養網財政科技專案,市場介入很少。”馬榮才認為,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必須要有企業、社會資本的參與,通過互動營造一個有利於知識生產與轉化的創業環境。“所以,在京瓦中心的建設中,一定要充分發揮企業作為技術創新主體的作用,採取從上而下和從下而上相結合、社會資本和財政支援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走進京瓦中心,看似普通,卻暗藏科技玄機。在蘇陀生物食品科技公司,一塊色澤明亮的雞排看似與普通雞排無異,但它卻是人造肉。蘇陀科技由歐洲歸國博士團隊創立,是第一批入駐京瓦中心的企業。公司創始成員康定榮介紹,在以科技手段拓寬食物來源背景下,替代蛋白將是媲美新能源行業的萬億元級市場。“選擇京瓦,是因為這裡資源集聚優勢突出,吸引一批重大項目和創新企業,必將會誕生更多農業領域的‘獨角獸’。”

近三年來,平谷區不斷厚植創新沃土,構建創新生態系統,在土地、交通、人才、政策等方方面面給出滿滿誠意。為解決京瓦中心用地,平谷區峪口鎮創新提出“雙向點狀供地”模式,中心一期專案也是全市首宗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帶地上物入市專案。為引導“博士農場”走向市場、讓科學家成為企業家,平谷從金融扶持、住房安居、交通出行等方面出臺優惠政策,讓農業科研人員、農業學子“拎包創業”。目前,85個“博士農場”獲批創建,引入13位院士、400多位博士。

與此同時,面向世界的農業包養網中關村,正在用開放的姿態招賢納才。不久前,平谷區拿出目前華北地區最大的高效設施農業地塊,以“揭榜掛帥”的形式向全球公開徵集“中國·平谷農業中關村高效智慧溫室專案”的投資建設實施主體。形式之新、力度之大、誠意之深,皆來自北京創新建設農業中關村的決心和底氣。

如何突破“卡脖子”技術?

——瞄準全球農業科技前沿,立足“高精尖”,著力在戰略科技力量培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方面率先突破,打造首都三農發展新高地

今年6月,1.55萬隻“京紅1號”高產蛋雞和1000只“沃德188”快大型白羽肉雞父母代種雞,搭乘航班飛抵坦尚尼亞,實現國產肉雞蛋雞品種出口“零的突破”。

“京紅1號”和“沃德188”就來自平谷農業中關村的代表企業——北京華都峪口禽業有限責任公司。如今,中國人餐桌上的雞蛋一半源自北京的蛋雞品種,全國奶牛六成是北京後代,櫻桃谷鴨占全國肉鴨市場60%以上,北京鱘魚種苗年產量占全國產量70%以上,“京科968”成為全國春播玉米種植面積最大的品種,“京研”系列大白菜累計推廣面積3000多萬畝。“全國十粒種,一粒自北京”絕非自誇。

作為“種業之都”,北京正帶頭打好種業翻身仗。全市種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已完成,農作物、畜禽、水產、林果四大種業研發體系初步構築,並將種業鏈延伸,形成了“制種、用種在京外,育種在京內”的種業佈局。

“南繁北育,南繁在三亞,北育在通州。”在通州區於家務鄉,有一座占地總面積5萬畝的國際種業科技園區,歷經十餘年的建設,正崛起為全國的“種業矽谷”。這裡彙聚了種業高端人才、龍頭企業及種業服務等協力廠商相關機構60余家,成為首都農作物種業創新主體最集聚、人才最集中、要素最活躍的種業創新基地。

農業中關村建設必須著眼於大計畫、大目標、大成果,謀劃和建設重大專案庫。以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引領,聚焦底盤技術、核心種源、關鍵農機裝備等領域,整合優勢科研資源,率先實現突破,是北京緊盯世界農業科技前沿,加快實現高水準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舉措。從農業機器人到動植物基因編輯技術,從智慧溫室專用新品種培育到精准分子育種,從細胞培養肉到合成生物等,5年內實施7個重大專案。同時,在京農業科技力量積極參與國家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承擔了相當比重的科研任務,北京將主動為這些專案成果落地提供優質的服務。

“要實現科技攻關,就必須仔細梳理產業技術上的節點問題,一個一個找差距,一個一個去攻克提升,實現創新鏈與產業鏈的融合。”馬榮才對此有著深入的思考,“我們對現代農業產業鏈、創新鏈的認識一直過於粗糙、模糊,對農業的認識都是基於傳統的‘產前、產中、產後’或者‘上游、中游、下游’3個環節,對技術、產業的細分認識不到位。縱觀世界發達國家,在對農業生產、加工、流通過程涉及的每一個技術細節充分研究基礎上,培育出了一系列‘專精特新’企業。”

在平谷區峪口鎮,京瓦中心科技示範園已初步建成奶業、果業和溫室園藝3個園區,他們正是通過細分找准差距,尋找破解農業“卡脖子”技術走向產業化的鑰匙。

在京瓦果業示範園,一行行矮化密植的蘋果、梨、桃等果樹整齊列隊。這裡引進荷蘭先進的矮化密植技術種植、結合水肥一體化和以色列滴灌設施,正建設國內最高技術水準和管理能力的現代示範果園。示範園負責人代明亮介紹,“果園智慧感知系統借助作物生長模型的智慧分析平臺、大資料存儲與展示中心對果園全方位監測,實現果園的高效、準確、精細化種植管理。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創新,最終向全國推廣輸出。”

將視線轉移到位於北京西六環外的海澱翠湖智慧農業創新工廠。占地10萬平方米智慧連棟溫室裡,各種果型的番茄一排排懸空而掛長勢旺盛,單位面積的番茄包養產出率是普通設施大棚的3倍以上。“翠湖工廠的設施設備國產化率已達到80%,環控、水肥、栽培、供暖、補光等實現了多系統集成,與荷蘭純進口溫室1平方米2500元的建設成本相比,我們1平方米只有1760元,降低了30%。”北京翠湖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新旭坦言,“當然差距還不小,我們正從各個環節加強技術攻關,目標是實現設施農業的高科技集成和示範。”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智慧農機裝備研發還有較大提升空間。“針對重要關鍵性、基礎性和共性技術問題,中心自主開發,已形成農田資訊採集、精准檢測、自動控制、智慧農機具、田間作業導航5大類共50多個產品,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多項空白。”國家農業智慧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負責人郭瑞介紹,目前中心自主研發的機器人已成功實現甘藍、胡蘿蔔從種到收全過程無人化作業,為農業老齡化和作業非標化等突出問題提供了智慧化、包養數位化的解決路徑。

如何打通“最後一公里”?

——推進農業農村改革,豐富應用場景,加速科技成果落地,既可豐盈首都“糧袋子”“菜籃子”,又為資源環境制約、勞動力短缺等農業發展課題求解

每年麥收季,位於順義區趙全營鎮的萬畝示範方就成了麥浪的海洋。有著北京農機合作社“旗艦”美譽的北京興農天力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全年要投入200多台農機在此開展作業。這其中,不少是裝有農用北斗終端的無人駕駛農機。“北斗無人駕駛農機可實現高效率、高精度、高品質的播種作業,每畝可節約種子2.5公斤左右,有效幫助農戶節本增效,同時減少錯行漏行,提升土地利用率。”合作社理事長陳領介紹。

建設農業中關村,除了要創新,還要不斷推進農業農村改革。這兩年,北京在實施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專門化生產和專業化分工上下功夫,促進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不斷提高農業技術水準,讓“小農業”也能扛穩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

作為京郊農業大區,順義區發揮農業規模優勢,在主要農作物種植面積和產量、生豬和肉牛等出欄量穩居全市首位基礎上,持續提升無人駕駛智慧播種、無人機植保作業比例,建成智慧化數位菜田2.5萬畝。該區李橋鎮後橋村今年改建43棟新式智能暖棚,種植各類優質蔬菜,闖出了蔬菜專門化生產的新天地。“既解決了傳統大棚農機無法進入問題,又實現了水肥一體化灌溉。人工成本大大降低,而產值卻遠高於傳統種植。”後橋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晁懷國介紹。

再把視線轉向京南。在“西瓜之鄉”大興區龐各莊,一條完整的種苗產業鏈正成為“種業之都”的重要一環,釋放出強大的引領效應。目前,大興區有24家集約化育苗場,年育苗量在1.5億株以上,訂單銷售輻射京津冀,帶動了區域產業整體發展。

科技小院是打通科技落地“最後一公里”的好模式。目前,北京市已建設科技小院61個,如星星之火點燃了田野的希望。在平谷區峪口鎮西營村“智慧果園”,田間地頭矗立著蟲情測報燈、風吸殺蟲杆、小型氣象站、土壤墒情檢測儀等裝置。西營村黨支部副書記周春英說,科技小院有一群致力於農業智慧裝備研究的學生,通過融合物聯網、大資料等技術,説明果園生產實現決策數智化、全程機械化、綠色生態化。

行走京郊大地,記者看到,京郊農業的多樣性在持續為農業科技創新提供著應用場景,讓更多的先進技術有場所研發、有場景示範、有場地應用轉化。而農業中關村,在服務首都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走在前列的同時,始終放眼全國,力求為各地共同的農業發展課題求解探路。

農業中關村,是北京的,也是中國的,還將成為世界的。隨著農業中關村的持續建設,一大批科技成果必將寫在京郊乃至中國大地上,助力北京乃至全國農業高品質發展。加速奔跑吧,農業中關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