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鮮報 | 人間重晚晴!首份國家級農村養老總體部署暖心_中去九宮格共享空間國網

人間重晚晴。舞蹈教室

民政部聯合21個部門出臺的《關于加快發展農村養老服務的指導意見》6月13日對外公布。這是共享會議室全國層面對發展農村養老服務作出的首份總體性、系統性部署。

讓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已超2.96億。老年人口基數大,老齡化速度快,養老需求隨之快速增九宮格長。

今年1月,國辦發布了《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這份新時代推動銀發經濟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提出了4個方面26項舉措,覆蓋老年人衣食住行、養老照護、健康管理等諸多方面。

相較于城市養老服務資源集中、市場成熟,當前,農村老人養老形勢更緊迫、問題更突出,面臨不少“坎”。

一是老人多。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年輕人到城里工作、在城里發展,農村家庭空巢化現象不斷出現。從全國看,農村60歲及以上老年人的比重為23.81%,比城鎮高出7.99個百分點。

教學場地二是服務少。我國共有1.6萬個農村敬老院、168.1萬張床位。農村互助養老服務設施約14.5萬個,但由于老人居住分散,服務便利性、可及性還有待提高。

針對農村養老一“多”一“少”的現狀,意見定下目標——

到2025年,農村養老服務網絡進一步健全,老年人失能照護、醫康養結合、助餐、探訪關愛、學習娛樂等突出服務需求得到有效滿足。

如何實現這一目標?

意見為農村老年人編織了一張覆蓋縣鄉村三級的幸福“網”。

縣級層面,每個縣到2025年都至少有1所以失能照護為主的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這些機構還需承擔統籌養老資源、開展養老人才培訓等工作。

鄉鎮層面,建立更多能夠提供全日托養、日間照料等服務的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到2025年,這樣的服務中心的服務覆蓋范圍總體上不低于全省地域的60%。

村級層面,增加養老服務點。在這兒,老人可以吃上熱乎飯、找醫生看個小病、請人代買生活用品等,力爭實現不出村、不離鄉滿足農小樹屋村老年人的日常需求。

靠什么支撐這張“網”?

意見提出“激發內生動力”和“強化支撐保障”兩條腿一起走。

我國農村是熟人社會,人際關系較為緊密,村民們互助互惠熱情高。

當前,各地圍繞發揮村集體和村民參與養老服務的積極性作了有益探索。

有的村子通過“老年人養老金自己拿一點、子女主動出一點、村集體經濟出一點、社會力量捐一點、爭取上級補一點”辦起“幸福小院”;

有的村子建起“積分銀行”,幫助送餐、協助做清潔都有積分,攢的積分可以兌換物品,也可以兌換服務。

意見吸納了各方探索經驗,并加強了支持力度。

比如,村民利用自有住宅或租賃場地舉辦養老服務機構,意見要求幫助提升消防、建筑、食品等安全水平;鼓勵低齡健康老年人、農村留守婦女等組成農村養老互助服務隊,相關人員參加技能培訓的,還能拿到職業培訓補貼。

“強化支撐保障”,就是要靶向補齊短板弱項。

養老服務點建在哪?意見提出,完善用地政策,將農村養老服務設小樹屋施納入鄉鎮級國土空間規劃或村莊規劃編制。

錢從哪來?意見除明確政府“兜時租場地牢底”外,還鼓勵國有或民營企業來農村運營養老服務設施,金融機構加強支持。

讓養老變“享老”。需要指出的是,當前我國還存在一些制約農村養老服務的問題。伴隨著這份總體部署的落地,全社會共同努力,養老幸福“網”會越織越密,夕陽紅畫卷會更加美好。

策劃:陳芳

記者:高蕾

編輯:王敏、劉媛媛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