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蔓越莓、雲南松茸餅乾、陝西火龍果、甘肅南美白對蝦……一場席捲全國的“農業大摸底”讓消費者們驚喜連連。立足“土”、體現“特”、形成“產”,近年來各地加快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已建成180個優勢特色鄉村產業集群,全產業鏈產值超過4.6萬億元,輻射帶動1000多萬戶農民。“土特產”,正出現不少新變化。
產品“上新”
依託地方資源和農藝技術,特色產業方興未艾
一方水土養一方物產。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各地在深入瞭解本地鄉土資源“家底”、做好產業規劃佈局的同時,分析新的市場環境和技術條件,順應消費需求適度調整供應鏈,形成鄉村特色產業競爭新優勢。2023年,我國新認證登記綠色、有機和名特優新農產品1.5萬個。
“發展新‘土特產’,資源稟賦是首要基礎。”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校長李翠霞說,比如黑龍江撫遠地勢低窪,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熱多雨,良好的水環境為蔓越莓水收提供了充足條件。在此基礎上,育種、栽培、水利、氣象等多環節技術賦能包養網,幫助特色產業紮下根。
“南果北種”“南蟹北養”……蓬勃發展的設施農業,讓不少農產品實現了跨區種養、錯季生產、周年供應。目前,全國現代設施種植面積達4000萬畝,約70%的肉蛋奶和52%的養殖水產品由設施養殖提供,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加速構建。
口味出新
科技和綠色加持,農產品品質不斷升級
立足本地特色資源和產業特點,各地積極與科研院所合作對接,以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技術規範推廣、科技成果轉化等方式,打造綠色優質產品鏈條,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高品質發展。
在重慶,通過調整傳統製作配方和臘制工藝,推出低鹽榨菜、低溫發酵臘肉等產品。在陝西延安、榆林,地方政府與科研院所合作建立蘋果研究院和試驗站,先後引進國內外蘋果新品種219個,選育優良品種12個。“香味濃郁、質地脆等特徵,是近幾年新優品種的需求特點,也是西北蘋果產區品種結構反覆運算升級的方向。”陝西省蘋果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王雷存說,通過加快引導果農優化品種結構、栽培模式和商品化處理水準等,推動優勢區域差異化發展。
2023年,我國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面積覆蓋率達54.1%,農產品品質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連續5年保持在97.4%以上。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企業超過9萬家,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4%,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農產品加工能力和水準不斷提升。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提檔升級,新建50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4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200個農業產業強鎮,創建100個農業現代化示範區。
流通向新
補鏈條、樹品牌,更多“土特產”線上線下熱銷
專家表示,從市場反應看,一些“隱藏款”特產乍一浮出水面即獲破圈傳播,不少家喻包養網戶曉的土特產再度翻紅,電商平臺搜索頻次和下單量成倍增長,折射出特色農產品背後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強大的內需動力。
“酒香也怕巷子深”。提高農業品質效益和競爭力,離不開品牌強農。2023年,我國農業目錄體系初步形成,目前已發展全國精品培育品牌144個,省級目錄區域公用品牌1100餘個,企業品牌1700餘個,產品品牌約2000個,31個省(區、市)均出臺品牌支持政策,形成了部級統籌抓精品、省級系統抓目錄、市縣推進抓落實的品牌發展促進機制,各類農產品加快打造“金字招牌”。
補齊冷鏈物流等短板,助力小農戶對接大市場。2020年以來,中央財政共支持建設7.5萬個產地冷藏保鮮設施,新增庫容1800萬噸以上,縣級覆蓋率達70%以上,產地冷藏保鮮、商品化處理、產後集散、均衡供應和產業抗風險能力顯著提升。2023年,農村網路零售額達到2.49萬億元。
“進一步做好‘土特產’文章,關鍵是用新的視角來審視本地區的鄉村資源稟賦。”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毛學峰建議,一方面,要摸清資源、市場情況,科學規劃特色產業品種規模,避免“一哄而上”,在產銷對接上給予相應扶持;另一方面,農產品上行迫切要求標準化,要通過搭建平臺公司、引入職業經理人等,圍繞育種、生產、分級加工以及包裝設計等全產業鏈各環節進行多維度升級,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同時,健全利益聯結機制,讓更多農民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本報記者郁靜嫻)
黑龍江蔓越莓——
漿果映紅黑土地
蔓越莓原產北美地區,為什麼成了黑龍江特產?撫遠市一家蔓越莓種植基地負責人李峰介紹,撫遠地處我國陸地最東端,氣候寒冷,富有酸性土壤和優質水資源,非常適宜蔓越莓生長。
每年9月底到10月中旬,蔓越莓成熟了。水收時,種植田裡會灌滿水,機械水車將蔓越莓果實脫落下來,收集到一起。遠遠望去,大片蔓越莓鮮果形成一片紅色的海洋,映紅了黑土地。觀賞蔓越莓水收成為一道獨特風景,帶動了特色觀光遊。
“蔓越莓營養價值豐富,富含多種抗氧化物質。”李峰說。採摘後,基地會將大部分蔓越莓加工製成蔓越莓膠囊、蔓越莓乾等。當地企業還在探索新的“打開方式”,研發蔓越莓啤酒、面膜等產品。
讓李峰驕傲的是,為了培育包養網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蔓越莓新品種,撫遠蔓越莓種子曾兩次搭乘神舟飛船,進行“太空育種”。
近年來,撫遠市通過“龍頭企業+基地+農戶”模式,帶動產業發展、農戶增收。過去5年,蔓越莓種植基地累計為農民分紅400多萬元,每年帶動1000餘人就業。
(本報記者祝大偉)
產業簡介
從2014年引進種植至今,黑龍江撫遠蔓越莓種植面積已達4200畝,成為全國最大的蔓越莓種植基地。去年,全市蔓越莓產量達2700噸。
湖北魚子醬——
山清水秀鱘魚美
湖北省宜都市高壩洲鎮天平山村,清江鱘魚穀特種漁業有限公司無菌低溫車間裡,工人們身穿防塵服,手拿鑷子,正認真挑選著黑色魚子。
“這些剛取的鱘魚子,需要經過挑卵、洗淨、拌鹽等20多道工序,才能裝進罐子裡壓實密封,再經一個月左右發包養網酵,最終形成餐桌上的魚子醬。”公司總經理季堅義介紹,所有處理工序必須要在15分鐘內完成,才能最大程度保證魚子醬的鮮度與口感。
傳統的魚子醬由捕撈自裡海、黑海等水域的野生鱘魚卵製成。我國不斷攻克野生鱘魚馴養難題,形成了世界最大的鱘魚養殖繁育加工產業。目前,世界上70%的魚子醬產自我國,而湖北宜都的魚子醬就占全球份額的30%,年產量達到100噸。
鱘魚養殖並非易事,從魚卵孵化到長到符合取卵標準,雜交鱘需要7到8年時間,而高端的歐洲鰉、達氏鰉養殖週期需要15年以上。“鱘魚對環境比較敏感,生長水溫往往在25攝氏度左右,要求水質清潔、溶氧量高。”季堅義說,如今,當地的鱘魚從網箱養殖到恒溫恒濕的魚池養殖,產量也逐漸得到控制。
近年來,宜都推出多種魚子醬產品。魚子醬走上更多人的餐桌,也帶動了宜都的農業產業發展。目前,宜都已發展鱘魚養殖企業5家,年產值超過2億元。
(本報記者吳君)
產業簡介
湖北宜都養殖鱘魚歷史可追溯至上世紀90年代。如今,宜都養殖的鱘魚有26個種類100多萬尾,魚子醬年產量達到100噸。
江西鰻魚——
養鰻闖出致富路
徐豔這次回到江西新餘的老家,“結識”了家鄉的新特產。
“炭烤鮮鰻,來一個!”晚上,徐豔與朋友來到一家餐廳吃飯,在功能表上看到這道菜品,不禁眼前一亮。“這個鰻魚是我們‘新餘籍’的。”服務員介紹。
徐豔十分驚訝:“我們新餘不靠海、不沿江,能產鰻魚?”原來,江西目前鰻魚養殖產業規模已居全國前列。
在新餘瑞之輝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記者走進鰻魚養殖保溫棚,只見清澈的魚池裡,一條條鰻魚自在遊動。
“生態環境好、水質好的地方,適合養鰻魚。”來自福建的商人劉仲輝在一旁介紹。2020年,他看中了新余的自然優勢,在此投資建了70個魚池,共2.1萬平方米,年產鰻魚800噸。
上世紀90年代,江西開始引進鰻魚養殖企業,產業規模不斷發展壯大。2019年以來,新餘先後投產7家鰻魚規模化養殖基地。
“養鰻魚不僅是新餘生態的活廣告,還是當地群眾致富的快車道。”劉仲輝說。
(本報記者周歡)
產業簡介
江西現有鰻魚養殖、加工企業80餘家。目前,新餘鰻魚養殖年產量達1500噸,魚苗、鰻魚年產值達11.5億元。
貴州抹茶——
一抹茶青出深山
一杯牛奶,淋上抹茶液,暈染出淺淺的綠色,一杯抹茶鮮奶就出爐了。這是貴州省貴陽市一家茶飲店的熱銷單品。奶茶中的抹茶,來自梵淨山腳下的“世界抹茶超級工廠”。
高海拔、低緯度、寡日照、多雲霧,貴州擁有種茶的氣候優勢,抹茶產量占全國1/4,出口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銅仁市,世界自然遺產地梵淨山雲霧繚繞,負氧離子含量高。2017年,江口縣引進貴州銅仁貴茶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展抹茶產業;次年,全球最大的抹茶單體車間在梵淨山腳下建成。
眼下,梵淨山下的萬畝茶園生機勃勃。春天,茶樹發芽的時候,技術人員會用遮陰網對其進行遮陰覆蓋,這是抹茶專屬茶園在養護環節區別於一般茶園的關鍵工序。
“通過遮陰覆蓋,減少光合作用,提高氨基酸和葉綠素含量,讓葉子更綠。”公司副總經理蘭方強介紹,“同時降低茶多酚含量,包養網減少苦味。抹茶的鮮爽感,正是來自這道工序。”
茶葉製成碾茶後存放半年至一年,再拼配成不同口感的抹茶,應用到咖啡店、奶茶店、甜品店等。來自貴州深山裡的一抹茶青,以獨特的鮮爽美味,充盈人們的味蕾,帶來產業發展的甘甜。
(本報記者陳雋逸)
產業簡介
銅仁市被稱作“中國抹茶之都”,目前,該市高標準建成抹茶原料基地3萬畝。去年全市抹茶總產量700噸,產值達2.4億元。
雲南夏威夷果——
堅果豐收香滿坡
“您訂購的堅果禮盒已經發貨啦!”今年春節,雲南臨滄的夏威夷果備受歡迎,訂購電話響個不停。
臨滄市鎮康縣眾裕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建瑞高興地說,今年是夏威夷果賣得最好的一年。
夏威夷果,又名澳洲堅果。果仁呈象牙色,酥脆、香甜。地處瀾滄江與怒江之間的臨滄,有得天獨厚的光、熱、水、土等資源。上世紀90年代,臨滄市引進試種夏威夷果。經過多年的品種選育和推廣,現在,臨滄全市堅果種植面積已達262.77萬畝。
“滿山坡,堅果熟……”在鎮康縣田壩村,村黨總支書記王東權帶著村民保花保果,唱起這首村民編寫的歌謠。“一開始,村民連夏威夷果的名字都沒聽說過。去年夏威夷果大豐收,大家種植的積極性很高。”王東權說,近兩年,村民管理水準有了很大提升,堅果產量和品質也都明顯提高。
為了帶動全市堅果產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臨滄還引進多家堅果開發企業。“堅果還掛在樹上,就有收購商主動來詢問。”王東權說。去年,全村夏威夷果產量超過6000噸,產值超過5000萬元。
(本報記者李茂穎)
產業簡介
2023年,臨滄市堅果幹殼果產量9.65萬噸,綜合產值59.39億元,其中農業產值24.91億元,農產品加工業產值25.3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