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在行動|安徽長豐:良種“鏈去九宮格分享”出新圖景_中國網

新華網合肥1月19日電(湯陽 周雨濛)元旦前後,安徽本地產草莓開始陸續上市熱銷。在長豐縣羅塘鄉九宮格花塘村產業園的草莓大棚內,採摘、分揀、稱重、包裝……果農們忙得熱火朝天。經過數十年發展,長豐草莓已形成36萬噸的年產量,產業效益和品牌價值邁上“雙百億”臺階。

良種選育,草莓經濟“遍地開花”

從零星種植,到成為全國設施草莓種植第一大縣,草莓產業紮根長豐已有50餘載。然而,作為全國優質草莓生產基地,“長豐草莓”聲名遠揚的背後,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插曲。

2008年,由於當時的主導草莓品種性狀退化,長豐草莓的產銷量一度陷入低谷。長豐草莓協會會長夏世祥見狀,帶隊輾轉全國開展考察,最終拍板引進“紅顏”新品種。

也正是這次品種引進,讓草莓種植“老把式”夏世祥意識到,“草莓品種沒有‘常勝將軍’,要保證品質,就要不斷選育優勢品種。”為了篩選出最適宜長豐當地種植的草莓品種,提高果實品質,長豐縣草莓種質資源圃應時而生。

“這款‘紅玉’香味濃、口感佳,畝均產量較‘紅顏’高出300多斤。”長豐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經作站技術員何豔一邊展示著手中的草莓,一邊介紹。“它是我們與省農科院歷經8年聯合培育的新品種,其親本是從草莓種質資源圃內精挑細選出來的。”

何豔表示,就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長豐紅玉”已進入全面推廣種植階段。目前,該縣草莓種質資源圃已經培育出4個新品種,正在開展“長豐紅玉”二號試種和示範。

一顆顆脆甜爽口的草莓,不但受到了市場和消費者的青睞,而且還扮“美”了鄉村,帶“富”了村民。種植農戶超8萬戶、畝均年收益近3萬元,產業效益和品牌價值邁上“雙百億”的“長豐草莓”,成為了當地鄉村振興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

科技賦能,解鎖種九宮格業“關鍵密碼”

創制6000多份育種資源,擁有植物新品種權32項,研發並推廣蔬菜新品種超400個……經過二十多年堅持不懈的深耕,位於長豐縣吳山鎮的安徽江淮園藝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在西瓜、瑜伽教室南瓜、甜瓜、辣椒及番茄五大品類核心種質資源創新領域,實現了關鍵性突破。

“我們是國內最早應用分子育種技術的高新技術企業之一,以瓜果蔬菜的九宮格良種研發為核心,開展種源關鍵技術攻關。”安徽江淮園藝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私密空間江淮園藝)實驗室副經理戴喬玲介紹,企業目前在國內外擁有超50個育種展示基地,採取育繁推一體化的模式,一邊研發一邊推廣,持續提升皖字型大小品種的自育率和競爭力。

在江淮園藝科研中心大樓負一層,儲存著近7000份瓜菜種質資源,每年還在不斷補充庫容。“種質資源是瓜菜育種的基礎和核心,為下一步品種選育和創新奠定了基礎。我們將持續攻關,選育更多適合市場需求的優質瓜菜新品種。”戴喬玲說。

江淮園藝科研中心內的脫毒組培苗。受訪企業供圖

江淮園藝在良種選育方面結出的碩果,離不開長豐縣種業振興行動的助力。近年來,該縣依託種業龍頭企業,通過強化種業創新、加大種業基地建設,同時以科創平臺建設為支撐,聚力種業企業引育和育繁推體系建設。

目前,長豐縣已集聚12家大型作物育種育苗企業,正加速推進“智慧農業穀、中國菌物谷、智慧育種加速器、合成生物創新中心、中試城”五大平臺建設,以徹底打通良種選育產學研用全鏈條。

做好“土特產”文章,“鏈”出振興新圖景

在保護種質資源、不教學場地斷練好“內功”的同時,長豐縣也因地制宜,在延伸產業鏈、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方面下功夫。

位於羅塘鄉樊祠村的安徽徽芡生態農業科技公司加工廠內,一顆顆芡實果在自動化生產線上進行分選、剝殼和分離,加工完成的芡實產品下線包裝後被銷往全國20多個省市。

“芡實一身是寶,不僅具有食用和藥用價值,果殼還可以製成餐具、燃料以及建築材料等。”安徽省徽芡生態農業科技公司生產廠長何仁永表示,芡實對水質要求較高,瓦埠湖畔的樊祠村有著良好的生態環境,適合種植。

2022年,樊祠村引入徽芡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流轉1200多畝地種植芡實,利用“沉睡”多年的閒置場地辦起加工廠。自投入運營以來,芡實產業基地已吸納周邊近300人就近就業,人均月收入4000元左右,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金豆子”。

隨著特色農業專案不斷湧現,長豐交流不僅培育出“徽芡”芡實、“化合豐”稻蝦米、“四墩麵粉”等一系列本土農產品品牌,大田作物、草莓、奶業、碧根果、稻蝦等5條農業全產業鏈也在加速升級,一幅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變美的鄉村振興新圖景正在變成現實。

“2024年,我們錨定‘兩新一示範’目標定位,以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創建為引領,緊抓耕地、種子‘兩個要害’,實施好新一輪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種業振興行動,同時做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畜頭肉尾’增值文章,努力打造全國鄉村振興示範縣的長豐樣板。”該縣農業農村局黨委書記、局長龐良旭表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