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經濟運行態勢與展望(2023—2024年)_查甜心寶貝包養網中國網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城市是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活動的中心,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城市發展帶動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城市建設也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引擎,把握好城市經濟形勢、做好城市經濟工作,對穩住全國經濟大盤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對我國29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含4個直轄市,15個副省級城市、278個地級市)經濟運行情況進行分析回顧發現,2023年以來,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國城市經濟持續恢復,積極因素不斷增多,各領域亮點熱點頻現,但出口下行明顯、房地產風險頻發、地方債務風險加大、消費需求釋放不足等多重壓力疊加,城市經濟運行向好基礎仍不穩固。這既受到宏觀經濟有效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上升等大環境影響,也有部分城市經濟系統韌性不強、前期累積風險集中釋放的原因。展望2024年上半年,房地產在政策支撐下有望逐步築底企穩,“三大工程”、城市更新、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等對投資拉動作用將逐步顯現,供需精准匹配將進一步釋放城市文體旅消費,多領域開放機制將助力城市提升開放經濟水準,同時冬春之交城市穩定安全運行或面臨突來壓力,宜以前瞻舉措因應城市經濟形勢變化。

2023年我國城市經濟運行總體情況

城市經濟總體回升向好,產業結構“二退三進”

2023年上半年,97%的城市國內生產總值(GDP)實現同比增長,跑贏同期全國GDP增速(5.5%)的城市有138個;GDP超5 000億元的城市有24個,與2022年“萬億俱樂部”城市數量持平;成都成為第7個半年GDP超1萬億元的城市。從三次產業結構看,不同規模城市三產增加值占GDP比重均有提高,二產增加值占比均下降(表1)。

投資消費保持增長態勢,進出口同比基本持平

2023年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超過全國水準(3.8%)的城市有150個,占比6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準(8.2%)的城市有121個,占比47%。201個樣本城市的進出口總額191 700.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554.6億元,增長0.3%;分項看,進口總額同比下降0.9%,出口總額同比增長0.1%。

公共預算收入增長快於支出,財政自給率明顯提升

2023年上半年,209個樣本城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平均為216.9億元,同比增長19.8%;支出平均為348.1億元,同比增長4.4%;有8個城市預算收入超千億元,10個城市預算支出超千億元,5個城市實現公共預算盈餘。城市財政自給率平均增長3.1個百分點,有156個城市財政自給率高於去年同期,占比74.6%。

不同規模城市分化明顯,超大特大城市增長勢頭強勁

從GDP增速看,2023年上半年超大城市GDP平均增速為7.2%,特大城市平均增速為5.6%,其他類型城市增速均低於全國水準。從人均GDP看,超大城市、Ⅰ型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均GDP超過6萬元(圖1),其他類型城市低於全國平均水準(4.2萬元)。從產業結構看,超大城市、特大城市、Ⅰ型大城市三產增加值普遍高於二產增加值。從進出口看,超大城市進出口總額72 277.7億元,是特大城市和Ⅰ型大城市的2倍多,是Ⅱ型大城市的約2.6倍,是中等城市的3倍多(表2);同時,外貿城市主導地位突出,進口、出口總額50強城市中,外貿依存度超過10%的城市分別有33個、34個。從財政自給率看,超大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平均財政自給率分別為79.2%、59.4%、46.0%、30.5%,分別增長5.9、3.4、2.4、2.7個百分點,超大特大城市財政自給率提升最多(圖2)。

2023年我國城市經濟發展的亮點熱點

開局呈現新氣象,多地爭奪新能源產業高地

開年“拼經濟”力促經濟復蘇。武漢提出2023年突破2萬億元GDP目標,煙臺、常州提出衝刺萬億元GDP;逾40個城市發放消費券,刺激餐飲、文旅、夜經濟等率先恢復。政府企業“組團出海”推動新訂單新專案簽約。重慶實施“百團千企”國際市場開拓計畫,青島制定《2023年青島市全球招商行動計畫》。“新能源汽車第一城”“鋰電池之都”成為城市競逐焦點。上海、廣州、深圳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量突破200萬輛,宜賓、寧德、宜春、常州等8個城市加入“鋰電池之都”爭奪。

開放平臺、通道建設加快,激發城市開放經濟新熱潮

國際賽事展會有效拉動城市經濟。成都、杭州“以賽營城”點燃城市經濟活力,北京、上海、西安“以會聚力”提升國際影響力。開放通道煥發新生機。海南洋浦3月首次迎來南美洲際航線“新福州”輪,江西贛州3月開通首趟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專列。開放平臺創新發展。海南海口4月拓展封關壓力測試範圍,上海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構建國際貿易中心新平臺。開放試點取得新突破。瀋陽、南京等6個城市獲批全國第二批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上海浦東率先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取得突破。

文體旅經濟頻繁現身熱搜,成為城市消費復蘇最大亮點

網紅文體旅熱潮屢被點燃。2023年3月,“淄博燒烤”登上抖音同城榜熱搜第一,淄博一躍成為2023年最熱包養門城市之一;暑期,天津“跳水大爺”火遍全網,獅子林橋成為全網皆知的“8A級網紅景點”;12月,第25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開園當天即迎來4萬多名遊客,北方城市冰雪消費持續升溫。文化娛樂消費潛力釋放。暑期“博物館熱”促使多地調整場館開放時間,演唱會、音樂節等“演出經濟”帶動城市旅遊收入量級增長。新型文旅業態興起。“特種兵式旅遊”備受關注,“兩天跨四省”“五天登五嶽”等攻略在小紅書平臺流覽量過萬;以行走品味城市特色和文化的微旅行“City Walk”興起,北京、杭州、上海、西安、蘇州等地成為熱門旅遊城市。

高品質生活空間獲關注,帶動城市建設投資有效擴大

“保交樓”帶動住宅竣工面積增長。2023年前3季度,TOP50房地產企業累計完成“保交樓”超293萬套,全國住宅竣工面積35 319萬平方米,增長20.1%;全國保障性租賃住房籌集建設任務全年完成200余萬套。“三大工程”加快推進。8月,上海、濟南、青島、福州、長沙等城市已開工一批保障性住房項目;12月,國家開發銀行全國首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成功落地福州。7月至10月底,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相關資訊系統已入庫專案162個。“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在北京、上海、武漢、杭州等超大特大城市陸續推進。 新型城市建設方興未艾。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5月全面啟動,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8月開展試點遴選,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標準化城市、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城市、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試點城市等相繼開展。

一些熱點問題引起社會關注,城市治理面臨新要求

人口變化引發“搶人”“搶娃”“搶學位”熱潮。廣州、深圳、珠海、東莞等地放寬落戶限制或引進技能人才落戶,多地因“一孩難求”出現幼稚園關停潮,成都、長春等城市因首批二孩“入學高峰”到來發佈小學公辦學位預警。城市公共交通遭遇發展瓶頸。商丘、保定、鄲城、黃石、衡山、南充等地發生公交停運,蘭州、平頂山、泰安等地公交公司停發工資,上海、天津、天水等地有軌電車停運拆除,昆明、貴陽、廣州包養網等城市擬通過提升票價、降低優惠等手段緩解地鐵運營成本壓力,引發社會輿論廣泛關注。極端天氣災害頻發影響城市安全運行。2023年春季北方沙塵天氣頻繁,夏季持續極端高溫天氣、持續強降水,冬季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對城市安全韌性提出挑戰。新型靈活就業市場趨於飽和。2023年我國外賣騎手總數超1 000萬人,已接近飽和狀態;4月起,濟南、溫州、三亞、長沙等多地發佈網約車飽和預警。

2023年我國城市經濟運行的突出問題

出口下行明顯,外貿依存度較高城市面臨更大壓力

2023年1—11月,在國際形勢複雜嚴峻、國外主要經濟體增速放緩及匯率波動、地緣政治衝突等因素影響下,外向型城市出口下行,經濟回暖承壓。24個萬億GDP城市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的達17個,占比超7成。外貿大市蘇州、東莞、佛山出口總額同比分別下降3.8%、10.5%和13.2%。

房地包養網比較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下行壓力加大

2023年1—11月,全國住宅施工面積、新開工面積、投資分別同比下降7.6%、21.5%、9.0%,11月末住宅待售面積同比增長20.4%,房地產開發建設整體呈現下行態勢。同時,房地產行業風險頻發,上半年先後有25只房企債券出現實質違約,74只房企債券展期。受此影響,各地土地出讓收入紛紛下滑。1—11月,地方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42 031億元,同比下降17.9%,不足2021年同期的6成、2022年同期的8成。

城市財政收入疲弱,進一步推高地方債務風險

從城市財政收入看,2023年上半年財政收入占GDP比重低於10%的城市有188個,在有資料城市中占比達74%,收入能力不強問題突出。從地方債務風險看,11月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406 386億元,總量控制在全國人大批准的限額之內,但部分經濟發展落後、財力薄弱的中西部地區債務風險上升,一些地方公開表示化解債務艱難,僅依靠自身能力無法有效解決。

消費需求趨於理性,城市消費潛力仍有待挖掘

從供給看,城市消費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不斷豐富,但多元細分市場仍有待發展,特別是“她經濟”“銀髮經濟”等產品還存在品質不高、針對性不強的問題。從消費看,2023年電商“6·18大促”慘澹收場,中秋國慶假期旅遊消費增長明顯低於出遊人數增長,電商“雙11”期間低價成為消費者熱議話題,凸顯出當下消費者追求“性價比”的理性消費新趨勢。反映到城市消費資料上,仍有53%的城市2023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低於全國平均水準,城市促進消費主戰場作用需進一步增強。

2024年上半年我國城市經濟運行展望

房地產在政策組合拳下有望逐步築底企穩

2023年以來首套住房“認房不認貸”、降低首付比例和利率、延續實施支持居民換購住房有關個人所得稅、降低二手房買賣仲介費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陸續出臺,房地產政策環境已接近2014年最寬鬆階段,為樓市企穩釋放了積極信號。市場過熱時期出臺的限制性措施漸次退出,一線城市均已調整優化樓市調控政策。展望2024年,前期政策調整將加快釋放居民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房地產供需兩端政策也仍有發力空間,預計一線城市新房銷售面積或繼續小幅增長,二線城市市場有望底部企穩,三四線城市新房銷售規模預計將繼續下行。

三大工程”、城市更新、民營經濟等對投資拉動作用將逐步顯現

“三大工程”持續推進,一批專案有望進入實施階段,是拉動投資和內需的重要動力,預計將對2024年穩投資起到重要作用。以新一輪城鎮老舊社區改造為代表的城市更新力度將持續加大,在政策推動和各地提前謀劃下,相關投資包養網心得將明顯提速。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增發1萬億元國債等政策舉措的落實也將有效拉動城市投資增長。上述政策舉措對城市投資的拉動效應有望在2024年上半年逐步顯現。

供需精准匹配將加速釋放城市文體旅消費潛力

從需求端看,城市文體旅消費新趨勢進一步清晰,深度游、舒適游、文體游成為當代年輕人遊玩新方向,並催生出全新消費模式。從供給端看,各地因地制宜推動商旅文體健相互賦能,開發新業態新供給,推動賽事活動與旅遊文化場景深度融合,更加重視在社交媒體上“出圈”。未來,深度匹配各類人群需求的城市文體旅產品供給不斷豐富,將推動城市新型消費潛力加速釋放。

多領域開放機制將助力城市提升開放經濟水準

RCEP全面生效,將極大促進區域內生產要素自由流動,推動形成更加繁榮的區域一體化大市場。我國同中亞國家關係邁入新時代,城市間合作具有廣闊空間。全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擴容至165個,將進一步提升有關城市外貿運行效率。隨著國際航線持續修復,入境航班數量有望增加,入境遊市場恢復具有較大潛力。

年初城市穩定安全運行或面臨較大壓力

2023年末全國多地出現強雨雪天氣,已對電力供應、交通運輸和群眾生產生活帶來較大影響,2024年初發生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風險仍然存在,可能對城市搶險救援、能源保障、保暖保供和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等帶來較大壓力。2024年元旦、春節假期消費出行集中釋放,新冠、流感、肺炎支原體感染等多種呼吸道疾病疊加流行的風險仍然較高,宜提前做好重要物資保供儲備。就業壓力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仍然較大包養網,待就業群體存量和增量的雙重擠壓可能導致就業形勢更加嚴峻。

(作者:高國力、趙坤、鮑家偉、張曉明、徐勤賢、孔翠芳、王女英、白瑋、倪碧野、杜澍、楊潁、王凱,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