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評】香港國安立法,滙豐銀行頭上的一把利刃 _查包養網 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中國網評論員 唐華

不管是農夫與蛇還是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都反映了中國百姓一種樸素的情感:恩將仇報者不可原諒。

但總有一些企業,一邊近水樓臺坐享中國發展的紅利,一邊帶著傲慢與偏見甚至敵意,悄悄做著禍亂中國的營生。滙豐銀行便是其中一例。

5月29日,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特區前行政長官梁振英在臉書發文,呼籲香港官商民與國家共同反制西方恫嚇。他還專門喊話滙豐銀行,告誡這家自稱英資的銀行萬萬不能一邊賺中國的錢,一邊做損害中國主權、尊嚴和人民感情的事。

滙豐銀行與中國淵源頗深,1865年于中國香港成立,因提供貸款解港府燃眉之急而獲得發鈔權。甲午戰爭之後,清政府無力償還賠款,滙豐銀行又通過抵押貸款,控制了清朝的經濟民生命脈,靠著吸血腐朽的清政府,成為當時遠東地區第一大銀行。但1990年底,距離香港回歸中國只剩7年之際,滙豐銀行突然宣佈在英國成立滙豐控股有限公司,將總部遷回英國,算包養是用這種方式對回歸後的香港投下了不信任票。

回歸之後,中國政府本著開放包容的心態,並沒有剝奪包括滙豐銀行在內的英資機構的既得利益。甚至於直到今天,滙豐銀行仍然是發鈔行之一。受益於“一國兩制”,滙豐銀行盡享中央政府給予香港的政策便利,得以開拓內地的廣闊市場。1997年,滙豐銀行成為首批在上海浦東經營人民幣包養網業務的外資銀行之一,1998年更率先成為全國人民幣同業拆借市場一級成員,並獲准通過該市場進行人民幣債券和回購買賣。此外,滙豐銀行還先後入股內地多家金融機構,盡享內地發展紅利。據統計,2019年上半年,滙豐銀行稅前利潤達124億美元,同比增長15.8%,其中近75%的收益來源於中國。

然而,就是這樣一家誕生在中國,從成立之初就捧著中國的飯碗,直到現在大部分利潤仍然來自于中國的英資企業,背後卻幹著“吃飯砸鍋”的無恥勾當。

2018年12月,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滙豐銀行在2016年底到2017年便開始配合美國司法部對華為發起的調查,華為一份原本用來向滙豐銀行高管說明情況的PPT被轉交給美國政府,為美國羅織莫須有罪名提供了“核心證據”。而據媒體透露,滙豐銀行之所以“出賣”華為,只是為了換取美國司法部對其違法行為的免於起訴。

包養網心得為一家銀行,未經允許私自將客戶資料提供給協力廠商;為了自身利益,隨意出賣甚至構陷他人,這樣的行為,本就已經遠遠跌出行業底線之外,為世人所不齒。

更何況,構陷的對象是華為,投效的主子是美國,扮演的是美國對華貿易訛詐和高科技制裁的幫兇。這樣的滙豐,觸犯了中國人民民族情感的大忌。

在中美博弈日趨激烈的當下,滙豐是否會繼續配合美方需要,大肆出賣中方合作夥伴,只能是“寧可信其有”。難怪梁振英提醒“持有滙豐帳戶的特區政府,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工商界,尤其是人大代表、各級政協委員要馬上自保,避免成為類似華為一樣的人質。”

此前,香港媒體多次報導亂港禍首黎智英通過滙豐銀行帳戶轉帳亂港資金。2014年,迫於監管壓力,滙豐銀行終止了一批涉嫌洗黑錢的可疑帳戶,其中包括黎智英名下一家公司的滙豐帳號。黎智英們類似的帳戶還有多少?資金從何而來,又流向何處?對此,滙豐銀行一直未能給予正面回應。既然滙豐能以卑鄙的方式配合美國打擊中國企業,又何以在中國調查境外勢力亂港反華問題上裝聾作啞?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通過制定“港版國安法”的決定,重點打擊“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組織實施恐怖主義活動、外國和境外勢力干預香港事務”四類罪行。滙豐銀行照照鏡子,恐怕發現自己已在“疑似”之列。

今年2月,因經營問題,滙豐銀行宣佈將儘快精簡歐美業務,逐步將重心轉移到亞洲。但若滙豐銀行一直以如此“吃相難看包養”的嘴臉示人,曾讓滙豐風光無限的這片土地,將把它列為不受歡迎的客人。

如梁振英所言,“我們要讓英國政府、政客、滙豐這類的英資機構知道which side of the bread is buttered(蛋糕的哪一面抹上了乳酪)。”

畢竟,不再是那個時代,也不再是那個中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